返回第五四八章佛门大势(2 / 3)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无忌,不占旁人便宜已是这些阐教金仙顾虑阐教名声了,哪里知道何为退让。

    固然,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帝君已保留了大部分的利益,可到底是出让了一部分的利益,让许多阐教金仙都有一些不满。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帝君与几大先天化身,对众位阐教金仙拱手道:“多谢诸位师兄出手相助,若非诸位师兄出手,东岳这一遭必然要吃大亏。”

    骑着九头狮子的太乙真人一手抚须,大袖长飘,道:“师弟亦为吾阐教弟子,道门正宗之人,吾等师兄弟犹如手足,自当守望相助。”

    一尊身披白云道袍的中年道人,面上带着温和的笑意,道:“师弟毋需生分,吾等师兄弟之间,不必如此多礼。”

    广成子叹道:“师弟切勿多礼,你那本尊为阎浮人间道的昆仑掌教,为阐教镇压昆仑祖龙脉,对吾阐教功莫大焉,吾等阐教中人自不能看着他佛门欺辱师弟。”

    “这也就是佛门昌盛,为天地大势之一,老师不能逆了大势,不然也轮不到佛门如此猖獗。都不用老师的盘古幡出动,就是老师的浮黎元始珠,便能教这些佛门诸佛知道厉害。”

    对于阐教元始天尊的盘古幡,阐教的众位金仙有着绝对的自信,浮黎元始珠虽与盘古幡差了一筹,也是一件至高奇珍。

    两件至高奇珍任意一件,都能让底蕴略微浅薄的佛门知道厉害,‘混元无极’者自是天命之一,可是在至高奇珍之下,也能让‘混元无极’者为之变色。

    云中子轻声一笑:“不过,佛门也得意不了许久了,佛门虽是佛祖道统,可是先天根基不足,不及道门正宗秉承大运。”

    “一时的大兴势头,难以长久维持,终归是会再度衰落下来的。到时就是吾等道门中人,寻佛门之人了结因果之机,”

    玉鼎真人抚掌道:“自一百五十元会之前,旃檀功德佛重走通天之路,宣扬大乘佛法精妙。自三十五部大乘佛经中,选摘了五千零四十八卷大乘佛经,一举奠定了大兴之势。”

    “这五千零四十八卷大乘佛经因此夺天地之造化,使得每一卷大乘佛经,都承载了佛门一万八百载的运数,是为佛门鼎盛时代。”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帝君摇了摇头:“一卷大乘佛经就是佛门一万八百载的运数,五千零四十八卷佛经岂不就是五千多万年的运数。”

    “如今,只不过才一百五十元会,连两千万年都不到,还有将近三千多万年的岁月,佛门才会由盛转衰,看来只能在三千万年后,再与佛门诸佛一争高下了!”

    广成子淡然道:“三千万年而已,对吾等永恒不坏的先天大罗金仙来说,只是闭一会儿眼,打一次坐的时间。师弟成道尚晚,等适应了先天大罗金仙们的时间观念,就不觉得三千万年太多了。”

    “所谓的弹指一挥间,待到师弟见过无数次沧海桑田,看过几次虚空崩塌,经历几次宇宙生灭之后,就知道时间在吾等先天大罗的眼里,是最不值一提的。”

    “五千万年的时光确实不短,一些世界在五千万年里都经历了几次的生灭,可是在吾等永生不坏的先天大罗面前,也只是一睁眼一闭眼就过去了。”

    时光大河茫茫无尽,直入虚空起始与终点,先天大罗金仙在跳出命运之外,叩开永生之门的那一刹那,时间对先天大罗金仙们就再无意义可言。

    太乙真人漫不经心道:“这也是佛门为何会在几千万年内,愈发活跃的原因所在。只有几千万年大兴的光景,不在这一段时间内积累些底子,日后吾道门这一关可不是那么好过的。”

    “三千万年,倒也算不上长!”

    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帝君轻轻的点了点头,这已是最好的结果了,以佛门的势头之猛,能让佛门退让这一步,已然极为不易了。

    而且,三千万年以后佛门由盛转衰,再也无力制约道门之时,就是东岳帝君脱身而去之机。东岳帝君本身就不算彻底绑在佛门这座大山上,不可能随着佛门的衰落一并受到牵连。

    …………

    轰!隆!隆!

    在茫茫虚空天外,东岳帝君以无量巨神之躯行走,亿万万丈的伟岸神躯,携带着令所有大神通侧目的世界本源。

    十二万九千六百青敕世界,以及一千二百九十六紫敕世界,所蕴含的恐怖力量,在这一尊无量巨神的身上溢散着玄奥之极的气息。

    须知,佛门二十四诸天盘踞在宇宙西极之所在,与东方道门的三十三重天遥遥相对。在上古洪荒乃至太古蛮荒时代,佛门又有着西方教之称,佛门之内更有西方净土广大之说。

    这一尊东岳帝君望着二十四诸天,每一座诸天都是一方大域,且结构远比寻常大域稳定无数,道:“这就是吾以后三千万年的归宿,看起来倒也不错!”

    东岳帝君自领了元始符诏之后,拜别了众位阐教金仙,一路横跨无量量计虚空,直接走入佛门第二十三天之所在。

    二十四诸天广大,每一座诸天都是佛门净土,其中佛国世界何止亿万数,恒河沙数的佛国在二十四诸天中璀璨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