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七三章忘情与世(2 / 3)  元始诸天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一道道玉虚宫钟声渺渺,近乎自苍穹之上落下,亦恍若自苍茫天地间盘桓,玉虚宫宫钟三十六响,东昆仑奇珍异兽齐鸣,五色祥瑞神光流转。

    “玉虚宫宫钟,钟响三十六,清微天宫相召,看来……是师尊要在清微天玉清境,再度开坛讲法,阐释混元大道!”身上披着重重神曦,荀少彧眸光开阖,其中神芒闪烁不定。

    自荀少彧拜入元始天尊门下,虽有着镇压昆仑山祖脉的重任在身,可是以荀少彧之修为,动辄一念之间,就能神游大千虚空万方。

    固然,荀少彧镇守这一座昆仑山麒麟崖,不得擅离东昆仑地界,但能祂元神出游仙山福地,足不出户可游三山五岳之地。

    以祂玉虚宫掌教的身份,在十洲三岛各大仙山都被奉为上宾,时常出入清微天玉清境谒见元始天尊,听得元始天尊与阐教众仙讲经说法。

    如今的荀少彧能有如此成就,也多是有着元始天尊为其讲道阐法之故。不仅打下了一道混元根基,更近一步奠定了【粉碎真空】大自在之机。

    要知道,在这万载岁月以来,玉虚宫宫钟五千载一响,这是荀少彧坐镇玉虚宫后的第二响,上一次元始天尊论道,就让荀少彧大有收获。

    而这一次玉虚宫钟钟声响起,虽不见得能让荀少彧有着上一次的收获,可是以荀少彧的道行,能有一丝一毫的收获,都是弥足珍贵的。

    “天明,”

    荀少彧持三宝玉如意一扫周身,清光朦胧笼罩周匝,待到清光散去之后,一身道袍焕然一新,就连头上的道簪,都换成了一根玉质的仙簪,一身仙机昂扬而起,激荡着周匝的虚空,荡漾起一层层涟漪。

    “弟子在,”

    随着荀少彧的这一声呼唤,一道流光浑然而至,一位相貌英伟的青年道人,身着流云道袍,脚上踏着芒鞋,周身祥光升腾。

    这一位青年道人周身仙光飞腾,道气横空滚滚,一枚道果雏形在顶门之上若隐若现,一重重神光朦胧孕育,待到真正完全成形之时,势必要石破天惊。

    “天明,”

    荀少彧看着自己在阎浮人间唯一的血脉,面上不由多了几许舒缓的笑意,道:“为师不日将神游清微天,去听你师祖元始天尊讲道,少则十年八载,多则一二百载,元神灵光才会回返。”

    “在这一段时间内,玉虚宫中的大小诸事,暂且由你来掌管,与为师在时一切如旧,尤其是对麒麟崖下的云霄娘娘,切勿有疏忽怠慢之心。”

    “弟子,谨遵师尊教诲,”

    天明躬身一礼,有着曾经的诸侯阅历,天明的心性就算不如荀少彧深沉,也远胜了旁人不知凡几,面上毫无一点惊诧之色。

    诸侯国君与天子帝君一般地位尊荣,却不能长久掌握人道,任由滔天的法力神通,可是一切皆有定数,连祖龙都不能避免。

    因此,荀天明自吕国国君任上退下来后,就被荀少彧带到了东昆仑玉虚宫。由荀少彧禀明元始大天尊后,正式拜入荀少彧的门下,被收授为玉虚第三代弟子。

    从此以后,荀少彧与荀天明虽有父子之实,平常却是以师徒相称,天明就是荀少彧拜入阐教以来,记录在册的三代阐教弟子。

    而有着阐教弟子的身份,天明就算是一块榆木,一块不堪教化的朽木,也该通了心窍,有一个不错的前程,何况天明并不是榆木,而是一块上好的璞玉。

    经过荀少彧精心调教,荀天明如今俨然有了道果雏形级数的修行,在阐教的三代弟子虽中不如杨戬、哪吒两位天命战神一般逆天,但也算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胜过许多同辈中人。

    “嗯,切勿疏忽怠慢,不然吾回返玉虚时,可不饶你,”见着天明沉着应对的姿态,荀少彧笑着摇了摇头,再度嘱咐了一句。

    这一万载的岁月变迁,一万载的沧海桑田,荀少彧可不只是用来夯实了自己的道基,对苦境的一群故人们,也是没少照顾。

    只是各人都有各人的造化,那一帮老臣都在荀少彧的指点下,大多得了一个极为不错的前程,最少也是一个【超凡入圣】,得享几千载寿数之后再入轮回,其中长生不坏者大有人在,彼此总算都没有辜负了这一场君臣缘分。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荀少彧执掌玉虚宫之事对人族一方可是大事,众位圣德人王们当然不会藏着掖着,不告诉祂们在苦境封国的后裔们。

    纵然,荀少彧不能轻动真身,可是有着东昆仑玉虚宫背景的苦境吕国,谁又敢真的忽视,谁不怕那一柄三宝如意突然从天而降,打得人脑浆崩裂。

    真正知道当中厉害的,自然懂得退让,而不知道其中厉害的,也对吕国构不成威胁。吕国在荀天明的治理下愈发的强盛,几度率领苦境南方诸侯会盟,成了殷天子之下的最强霸主之一。

    若不是殷天子一脉的气数未尽,强行争夺天子之位,可能会招致人族三皇五帝们的敌视,可能就在荀天明这一代,吕国就能进取天子至尊之位。

    就在吕国称霸苦境南方之后,荀少彧彻底斩去了与吕国的最后一点羁绊,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