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瞬息万变 第三势力崛起篇(2 / 3)  韩国娱乐大亨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而令自己更加在意的是J.K目前的低调。

    除了一部韩剧在秘密低调拍摄,J.K就好像从娱乐圈消失了一样,没有任何新闻,没有任何公益娱乐演出,旗下艺人也没有拍摄作品与唱片。

    针对这种现象李秀满、李美敬与朴振荣三人也探讨过,三人一致认为不可以掉以轻心,以前的经验告诉大家,每一次J.K的沉默都是爆发的前兆……

    ……

    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日,韩国股市有所动荡,各个股指分别呈现上扬趋势,这种现象立刻就引起了股民与投资商的后怕。

    之前的金融危机简直就是业内人士的噩梦,现在又出现了这种令人讨厌的现象可谓是人心惶惶,连续几天抛售股票的现象大增。

    搞得整个股市忽高忽低,而韩国政府也派出了经济调查组进行了彻底盘查,最后在KBS1台正式发布韩国经济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近段时间外来资金投入韩国比较频繁而已,完全是正常经济递增现象。

    股民自然不会相信什么韩国政府的只言片语,大家都纷纷采取了观望态度,直到一周后,并没有什么不对劲才慢慢的恢复,当然这段期间也使部分敢冒险的人成了暴发户。

    而事情稳定之后,业界的权威专家分析,此次股市动荡应该是韩国两大娱乐公司被收购引起的。

    虽然这种说法很片面,但是也不由的很容易让人相信,因为并没有其他异常的情况能导致这种现状了。

    此时整个十月在《泰坦尼克号》的笼罩下,几乎全世界人都在谈论这部影片,无论是哪个国家都给予了这部影片的高度评价。

    而在韩国娱乐界经过了二十天后又再一次爆发出了惊人消息,GM企划与DR-Music也被收购了,而收购者确和之前收购另外两大公司是同一人。

    这个消息被S.M.J知道了后,李秀满再也坐不住了,目前韩国有一个J.K就够自己头疼的了,现在又死不死的冒出了这么一个人。

    虽然这四个大公司近年来业绩呈下滑趋势,但是被收购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见这次的幕后操纵者绝对有一定实力。

    四个公司合在一起绝对意味着有实力与S.M.J抗衡了,甚至规模已经达到了近两个J.K的程度。

    本来李秀满对之前DSP与HQ合并以为是他们其中的会长也学S.M.J一样搞得小把戏并没有放在眼里,但是现在李秀满却隐隐的相信是另有其人了。

    这件事情发生自然对于娱乐界不是小事,会议中李美敬也没有隐瞒心里的想法,把之前与BOSS的事情完整的说了出来。

    得知这一点后三人与旗下高层共同商讨了对策,最后一致决定把这个新势力纳为敌人,S.M.J现在自然是高姿态的,旗下的所有人都不会甘心惧怕某一对手。

    而S.M.J针对这股新势力的对持度渐渐的有超越J.K的趋势,不是S.M.J不把J.K放在眼里,可是现在J.K实在是没办法让人关注,在众人眼中就好像一个快要解体破产的一个企业了。

    十月三十日,成功收购四大娱乐公司后,这个幕后老板正式将合并的企业更名为S.Z-Entertainment,并在KBS1举办了新闻发布会。

    这次现场幕后老板BOSS并没有在低调,而是亲自出席,自然身份也得到了曝光,姓名赵成贤,32岁。

    不过整个发布会他依然是采取幽默策略向众人宣称还是称他为BOSS来的贴切,当然人们更关注的是S.Z日后的作为以及对韩国娱乐贡献。

    公司规模、艺人状况、发展方向策略、针对韩国娱乐界贡献等等问题在发布会说明更是数不胜数,了解了这些人们才渐渐意识到,目前韩国娱乐界的形式转变了。

    并不是像以前J.K崛起力压群雄的场面了,也不是S.M.J独大站在金字塔尖端,而是整个成了一个三足鼎立的形式。

    S.Z宣布成立后,当机立断就在KBS-Music电视台发布了旗下部分艺人的MV宣传单曲,一周后的状况是备受好评。

    包括之前四大公司老艺人的知名度也是再次攀高,而S.Z似乎并不畏惧S.M.J借助《泰坦尼克号》的势头,公开放言要拍摄一部电影将会与S.M.J的下一部作品较量。

    一系列的变故持续了一个月,果然在整个基础的音乐领域S.M.J的优势降低了许多,整个音乐界的销售排行再也没有谁独大了,而是渐渐的达到了平稳状态。

    自己本来很爽、很歪,可是无缘无故的冒出了这个一个家伙怎么能不叫S.M.J郁闷,现在只要是S.M.J艺人举办一个活动,对面的街道或者临街准保有S.Z的场子。

    本来满满当当的歌迷却听闻另一边的S.Z艺人就立刻被抢去了大半,在合理竞争的情况下S.M.J也是没处说理。

    当然音乐打的还是持久战,一时的高低并不能说明什么,反而影视作品的战争则是速战,一次作品的票房对决就决定一个公司一时的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