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三章 皇位归谁?(2 / 3)  水煮清王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必须把雍正这小子给扼杀在摇篮里面!”费老头伸手点了点,“一朝天子一朝臣。康熙是一座大山,无论是谁继承了他的位子,都必然会受到他遗留下来的人或者物的影响。

    尤其是这个四阿哥,一直只是在暗中组建势力,可在明面儿上,在朝堂之上,除了年羹尧和那个戴铎这两个根本就说不上话的小人物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根基。他如果想坐稳皇位,想表现一下,就必定会对康熙所留下来的人或者是制度动手。而且,虽然康熙现在已经开始整顿吏治。可这个老皇帝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为了朝局的稳定,他居然采用了不动声色,默默下手的方法……这可是一大失招啊!”

    “失招?怎么失招了?我倒是觉得康熙这是老成持重!虽然现在四周地反对势力已经灭得差不多了,这个大清国也是国运昌隆,可是,也不能因此就能大肆挥霍这种‘平静,啊。”莫睛说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可是,康熙这么做虽然能让朝局地动荡保持在能够不影响国家稳定的限制之内。可他忘记了,他的步的是整顿吏治,是清除官场的***!嘿嘿,***啊!这年头,读书人读书是为了什么?做官!做官是为了什么?千里做官——只为财!不求财,在许多人的眼里,哪怕就是老百姓的眼里,这都是傻子!而现在的社会是个什么样地情形呢?资讯不发达,民智未开!而且,康熙只是任用了施世纶、尤明堂这区区几个所谓的清官来做事!这意味着什么?人力有限啊!所以。就算他清除了一千、甚至是一万名贪官污吏。可在事情没有大范围传开的情况下,以及负责的官员人数太少等原因,这场整顿吏治的事情必然会随着大批候补的贪官污吏的出现而最终夭折。你说。

    以那位四阿哥的智力,如果继承皇位,他能不能看到这一点?而如果他看到这一点,又会有什么样的举动呢?”费老头连连冷笑地问道。

    “想不到费老您居然还会有这种推论。不过,满有道理的。至于那位四阿哥会有什么样地举动……这根本就不用什么智力,过一段时间,就是个平常人,恐怕也能看出康熙手法地失误了。至于那位未来的雍正皇帝……”莫睛苦笑了一下,“恐怕只会用一个‘杀,字来整治这个官场了吧!”

    “虽然说得有些过了,却也差不了太多。清朝对文字传承有着极为严厉的措施。在这种情况下,雍正也难逃一个‘暴君,地名号,可见他当初把人得罪的是多么的惨。……”费老头点头道。

    “那我们岂不是更应该让他上位才对吗?一个皇帝不得人心,岂不是更加有利于改革的进行?如果最后有人造起反来,恐怕也是事半功倍呀!”莫睛笑道。

    “丫头你想得太简单了!”费老头摇头说道。

    “哦?我想的怎么简单了……难道不是这样吗?就像我们先前预料的,雍正如果跟官吏和士子闹出了矛盾,成了孤家寡人,必然就得联合一切可能的力量来跟这些目前代表了整个社会主力阶层的家伙斗争才对……”莫睛反问道。

    “丫头,你忘了我的那句话?这个老四。他是一个偏执狂!是一名真正的孤客!而且,一向自视清高,又岂会联合什么别地势力?再者,没有了他那一干兄弟在旁掣肘,清廷的君主集权又是这么的强,他又怕什么官吏和士子?要知道,在这种年代,这些人都只有靠着皇帝才能算得上是一介人物,如果离开了皇权,他们可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又能做出什么事来?”费老头答道。

    “我明白了!费老你是说……如果老四登基当上皇帝,成了雍正,必然会因为官场的***而进行整治。然而,以他阴狠刻薄的性格,一旦动手,就必定会引起官吏和士子们的不满。可他偏偏是一个偏执的人,又掌握着强大的君权,自然不会向这些士子、官吏们低头,于是,他定然会成为最后的嬴家。只是,这位未来地雍正皇帝又不善经营,而且,从其一贯的表现来看,恐怕也不屑于进行什么资本的运作,所以,他有很大的可能是小农经济的代言人。

    这么一来,挟***了士子和官吏这当前两大主流阶层之威,咱们扶持的势力在他面前,恐怕比一只风筝也强不了多少,是不是?”莫睛思考了一下,朝费老头问道。

    “没错!”费老头点了两个头,“清廷本就是一个倒退的政府。

    他们从皇帝到官吏,所作的一切都只会为了一件事服务,那就是:稳定满人,或者说是八旗对整个中国的统治,绝不能让汉人势力抬起头来。

    其他的,都只是细枝末节。这一点。无论是对见识和眼光都超人一筹的康熙,还是其他哪一个皇帝,都是通用的。”

    “而我们,正是因为一直顶着一个‘满人,的帽子,才能在康熙手底下混得这么光鲜。要不然,恐怕也早就……喀嚓!”莫睛轻轻伸手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说道。

    “是啊。我们正因为是出身‘满人”而且还是满人中地高门大姓。所以才能混到今天这个地步。可即便如此,康熙也对我们一刻也没有放松。要不是我们这二十年来一直没有什么太过过格的表现,再加上对满洲的贡献也不小,嘿嘿……恐怕康熙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