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九章 “开普敦袭击”(2 / 4)  水煮清王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不过,年羹尧没有想到,他在行动之前,居然会碰到一个老乡!

    那个家伙是他派部下去开普敦察探情况的时候在某一个小城内遇到的,长着一副正宗东方人的样貌。这本来也算不上什么,早在多年以前,就有中国人到西方寻生活。这些年随着东西方商业交流愈加频繁,东方人在西方出现的自然也又加多了起来。可是,跟着他的手下一起去打探情况地有一个被他收服的海盗分子。那个小子懂得英语,居然从那个东方人跟身边的几个西洋人地对话了,听到了那些西洋人称呼那个东方人为“伯爵大人”。

    要知道,能被派往几乎四面都是敌人的环境中担任侦察员的人一般都不是简单角色。年羹尧派出去的那个探子也是如此。于是,很正常的,那个东方人就被探子俘虏到了年羹尧的眼前……接下来,年羹尧的计划进展地就更加顺利了。

    那个倒霉的东方人就是贾五。要知道。虽然联军跟清军已经初步协议停战,可是。战后还有许多事是要做地。欧洲人原本想着是夺取印度,然后倚仗夺取印度之后在军事上所取得的优势地位迫使中国答应与他们继续贸易。可是,他们最后却没能抢下那块富饶的土地,而且。为了能够让马尔伯勒等人所率领的陆军能够安然撤回,他们还不得不撤出了淡马锡作为交换。而这一系列地事情,使得他们也失去了要胁中国的能力……可是,跟中国人的贸易很显然又是一个巨大的诱感,就算明知道自己己一方是处于逆差的地位。可在某些势力地推动下,欧洲各国也不得不继续这种行为。何况,英国和土尔其这两个国家正占据着苏伊士运河,就算他们在跟中国的贸易之中存在着逆差,他们也不能坐视苏伊士这巨大的利益之源放在那里毫无用处。可以想象,联通着印度洋和地中诲的苏伊士运河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会是一条不亚于马六甲海峡的黄金水道,它不仅可以带给两国巨大的利润,还能使紧紧掌握住这条水道的两国在跟东方地贸易之中遥遥领先……将东方的商品倾销到其他的欧洲国家去。这样既可以和平的掠夺他国财富,削弱欧洲其他各国的力量,又可以快速恢复并且增强自身的实力,这么好的事情,两国的首脑又不是傻瓜,所以,无论如何都是得做的。所以,跟东方的海上贸易绝对不能因为这么一场该死的战争而从此停顿。

    所以,贾五再一次成为了英国人派到马尔代夫去的顾问,他的任务就是去协助理查德等人再一次去跟中国人谈判……虽然,因为这一回欧洲人大大的得罪了清廷,得罪了中国人,这一次的谈判必定会比前几次要艰难无数倍。可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欧洲人的时运不济,贾五竟然意外的遇到了年羮尧!

    贾五这家伙一直想谋夺的,就是非洲最南端这一带的地皮。本来,这家伙是打算劝说英国政府向南非现在的主人、荷兰人的后裔布尔人发动进攻,夺取这片土地,以此作为英国向非洲内陆发展势力的跳板。而且,由于不懈的努力,他的提议也已经得到了不少英国议员的同意,可是,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英国人对这里的热情又开始下降。让他颇有一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感觉,大为后悔提议开通苏伊士运河。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他本来的打算是鼓动英国人在苏伊士河开通之前先攻下非洲南端,等到运河开通之后,南非的地理优势大为降低,那他就可以较为容易的获得英国政府的许可,得到那片殖民地的总督之位。可是,形势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由于那该死的议会制度的拖延,再加上英国人担心自己一个国家惹不起中国,出于保险的想法,最后竟然联合了包括荷兰在内的其他五个国家……最后,身为一名外来户,他也不能表现的太过份,所以,计划只能胎死腹中。

    不过,贾五并没有打算放弃。在他看来,欧洲人的战争又将是一次机会。他打算趁着这一次奉英国内阁的命令再去做谈判顾问的时机,他想去江宁跟马德商议一下,看能不能通过对方的力量,借助清廷的势力来达成自已的愿望。毕竟,先前他也曾在欧洲散播不利于联军团结的谣言,甚至还通过私信,不住的提起法国现在国力衰弱。英国政府正为联军地事情烦恼不休,波兰等国又刚刚失去了大批的土地……以种种理由,鼓动那位早就极度希望夺取奥匈帝国的西里西亚地区。进一步发展壮大本国实力,且跟他交情匪浅地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对奥匈帝国进行军事打击,这些,都可以当作人情不是?而且,在他看来,苏伊士既然已经开通,非洲南端的地理优势必然将会缩水。欧洲人对这里的重视程度将会下降不少。而中国在此次战争中获得了胜利,要求欧洲人赔偿一块“飞地”来换取贸易权也是理所应当。虽然中国的水师如果驻扎到南非会让欧洲人觉得威胁太大。可是,如果这块土地总督是他这么一个跟双方都有着深厚关系的人物,岂非一切都好说了?而上一次去江宁,他也看得出马德和罗欣等人所谋甚大。既然大家都是野心家,再加上这两人在对清廷的影响力,只要自己能说服对方帮自己一把,那么,一切都将成为定局。

    不过。贾五的想法遇到年羹尧之后改变了。贾五一生见多识广,识人无数,年羹尧又不是那种懂得收敛地人,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