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1章 剑指河东(二更)(1 / 2)  重生之大唐中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看到一脸憧憬的朱季兴,李振有些意外,笑着道,“没想到世子居然喜欢骑射这些,不知本领如何?”

    朱季兴回过神来,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的问题。闪舞www旁边的朱友让挥了挥手,笑着道,“季兴他并没有学过骑射,所以才会这样,倒是让指挥使见笑了。”

    对于朱季兴,李振自然清楚,而且他还知道对方是朱友让的家奴,因为朱温觉得朱季兴异于常人,所以才让朱友让收其为义子。

    李振笑道,“以世子的条件,让世子学习骑射也不难吧?”

    “指挥使说笑了,在下也不过一介商贾,那些真有本事的人,怎么可能愿意听从在下的差遣。”朱友让摇了摇头。

    李振看了看朱季兴,若有所思,“若是世子真想好好学习骑射,本指挥使倒是可以给他指一条明路。武学听说过吧?”

    朱友让一愣,点了点头,而朱季兴则是双眼放光。

    虽说武学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都无法跟国子监、长安书院以及山南书院相比,但是在军中和习武之人眼中却是圣地。

    如今长安的人谁不知道,进了武学,就是踏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从武学出来的学生,进入军中,那都是军官,而是晋升也要比其他人快。

    第一批武学生,现在最好的已经成为厢指挥使,那可是军中非常有权力的将领,更是禁军的核心;最差的,现在也混到了都将。

    可是武学考取比较难,因为它不仅要考骑射、武艺这些,还要考兵法这些,这就卡住了很多人。闪舞www

    朱友让苦笑道,“指挥使好意,在下心领了,可犬子的骑射很差,应该是无法通过考试。”

    李振摇了摇头,“若是真的世子愿意去,本指挥使可以,可以免于考试,直接进入武学读书和学习武艺。至于年龄,倒不是大问题,也有不少军中将领在武学读书,世子可以跟他们一起。”

    朱季兴一脸骐骥,朱友让哪里不知其想法,不过想到对方对自己倒是挺孝顺,他也愿意给对方一个机会。

    看着义子,朱友让板着脸道,“还不过谢过指挥使的好意。”

    。。。。。。

    “朱季兴?他本名叫什么?”

    听到李振提到这事,李晔就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回陛下,他本名姓高。”

    李振连忙回答道。

    “高?高季兴?原来是他。”

    难怪李晔觉得耳熟,没想到是历史上那个南平王。

    五代十国中,南平可是不折不扣的国,下辖的地方不过现在荆南节度使的一半地区。

    但其存在的时间倒是挺长,比后梁、后唐、前后蜀这些长了很久,基本上走完了整个五代十国。

    李振有些疑惑,“陛下听说过他?”

    李晔一愣,意识到自己又表现过了,点了点头,“听人提过,有点印象。”

    然后李晔就没有继续在这个问题上过多提及,李振虽然疑惑,也不可能追着皇帝问,便把疑惑压在心底。

    很快话题便转移到了河东问题上,参与的人也就多了,自然不止李振。

    内阁七人和六部尚书都在,除此之外,还有兵部侍郎、几个枢密副使,还有李洪、刘奎、李英旭,一共二十人,但无疑都是此时大唐权力中心的代表人物。

    之所以李晔把这么多人叫在一起,主要还是因为无法确定主帅。

    此时朝廷已经决定对河东用兵,左天策军、右神策军、右神武军、神机营都在准备开拔,加上河中的左神策军、左羽林军,这六支军队就有着将近十六万人。

    所以这段时间户部、兵部、工部很忙,连带太府寺和司农寺都很忙,都在准备粮草、武器这些。

    这可是自陛下登基以来,朝廷最大规模的一次用兵,连神机营都准备出动了。

    之所以到现在朝廷都没有颁布应对昭义和河东的诏书,就是因为李晔还没想好以谁为帅。

    郑从谠无疑最合适,可这位已经六十八岁了,这在大唐,可算是高寿了,一般人都活不到这个年龄。

    还有两年,郑从谠就该致仕了。

    而且其年岁实在不,身体这些也大不如从前,再让其领兵出征,的确有些不合适。

    除了郑从谠之外,合适的王铎、郑畋等人都去世了。

    裴荣不行,其虽然是枢密使,但却不懂指挥作战;刘巨容倒是武举出身,可李晔不太放心他,这位可是当初弃城逃跑过。

    除了这二人,刘麒镇守兰州;李洪缺乏指挥十几万大军的经验;刘奎也差了点;至于东方逵和张钧,李晔也不大敢把这么多大军交给他们指挥。

    于是乎就出现了现在的局面,朝廷拿不出合适的领兵统帅,自然无法对河东采取实际的行动。

    就在众人拿不出结果的时候,李晔不满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干脆朕御驾亲征算了!”

    御驾亲征?

    听到这个提议,一众大臣连忙反对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