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5章 宁船(1 / 2)  重生之大唐中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只是右神威军组建所需的军械这些,就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但右神威军被当成水军打造,这需要船。

    按照兵部给出的清单,仅仅是船只就高达300多艘,其中还有十艘新式战船。

    这十艘新式战船是用来搭载火炮使用的,主要发射实心弹,攻击敌军战船。

    唐朝的战船以海鹘船为主,这种船,船长30.7米(即十丈),宽9米,排水量不过千料(1料0.325吨)。

    至于楼船,当指挥船或者运输船还行,作为战船已经有些落伍了。

    所以李晔才会让工部打造新式战船。

    工部其实早就有新式战船的图纸,根据五牙战船和海鹘船,再考虑到火炮的使用而设计的一种新式战船。

    目前在渭河旁边的一家造船厂中,就在建造第一艘新式战船,然后会在渭河上航行,检验效果。

    新式战船取名为宁船,取自乾宁的‘宁’。

    新式的宁船长约15丈(46米),宽约3.5丈(10.8米),设计排水量达一千七百料(550余吨),计划安装2门神策大将军炮、10门神机炮。

    作为一种新式战船,打造的费用肯定高,而且还是十艘。

    再加上其他大大小小的三百来艘船只,这些船只有些耗费巨大,可不是一点钱财就可以打造出来的,难怪李泌这个户部尚书会如此意见如此之大。

    “李爱卿何必如此生气。水师的打造势在必行,否则朝廷如何平定江淮地区的叛乱?李爱卿可知江淮地区的藩镇,都有一支强大的水师。

    所以朝廷必须有属于自己的水师。”李晔的预期虽然坚定,但是态度平和,显然也有一点心虚,毕竟这事的确是自己蒙骗了对方。

    “打造属于朝廷的水师的重要性,臣也知道,可陛下数次不征求户部建议就新设军队。建立这样一支水师,势必会导致户部运行困难。”冷静下来的李泌不再像之前那么冲动,但语气中还是有些抱怨。

    “李爱卿,水师打造并不是必须在今年完成。这些耗费,完全可以平摊到明年、后年中,这样每年耗费的钱财也不会太多。

    而且朕保证,在右神威军打造完成内,绝不再增加禁军规模。”

    现在朝廷的军队以15支禁军为主,除了右天策军和右神策军、以及左右监门卫负责拱卫皇城外,其他军队皆可调动。

    11支禁军加起来可是二十多万大军,平定一般的动乱足够了。

    若是对付朱温,这些自然不够,但还有地方驻军可以调动,那些藩镇军队也可以调动。

    这样一来,现有的军队,将就一下,还是可以应付突发事件的。

    而且对付朱温,李晔并不打算以数量取胜,他等着火枪研制出来,相信一定可以给朱温一个个大大的惊喜。

    “陛下所说可是真的?”听到圣上说短时间不增加禁军规模,李泌大喜。

    目前朝廷的开支最大的就是军队开支,若是不新增禁军,户部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李晔神色一凛,“朕乃天子,所说之话自然一言九鼎。”

    有了圣上的保证,李泌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李泌走后,李晔从桌上拿出一封奏折,若是李泌在这里肯定会认出这奏折上的内容其实就是右神威军的编制情况。

    严格来说,右神威军并不是纯正的水师,真正的水师只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步兵。

    除了小部分的战船外,更多的船只是运输船。

    想到这里,李晔就对那艘正在开建的宁船首舰有些感兴趣了,就是不知道是否造好。

    “来人,摆驾工部。”

    很快锦衣卫和左监门卫的士兵便护送着一辆豪华的马车出了大明宫,朝着长安城外渭河边的那处工部造船厂而去。当然内侍省也派人去通知了工部尚书肖荣。

    渭河的这处造船厂其实之前一直处于废弃状态,因为要建造新式战船,这才重新启用,但渭河毕竟不是什么大河,

    当然不代表渭河以及黄河上没有船运,毕竟此时的渭河以及黄河严格上来说跟长江是贯通的,因为有着京杭大运河。

    不过因为战乱,京杭大运河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经断了。

    当李晔一行来到造船厂时,附近的杂草已经被除去,不少工匠正在忙碌。

    造船厂的规模并不大,占地不过几百亩,并没有士兵驻扎,只是有工部下辖的水部有人在这里办公,监督宁船的建造。

    “臣工部水部郎中独孤损,参见陛下!”

    得知李晔前来,正好在这里视察的水部郎中独孤损连忙出来迎接。

    “起来吧!”李晔随口说道,看着远处那处较大的木质建筑,便径直走去,“宁船的建造如何了?什么时候可以完工?”

    宁船并不是露天建造,倒是像后世的那种封闭式船坞,不过因为宁船小,要是再大点,这个船坞可装不下。

    独孤损也没想到陛下在这个时候来,幸好他之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