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79章 夏绥之乱(九)(四更)(1 / 2)  重生之大唐中兴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末将李存孝见过郡公!”

    延州,左神威军大营。

    刚刚被任命为关内道行军元帅的李洪秘密抵达了这里,此次他就是负责指挥左神威军、灵武以及关内道州镇兵解决夏绥这次可能发生动乱。

    “雁门侯请起!”李洪笑着扶起对方。

    “多谢郡公!”

    “雁门侯,不知道现在夏绥的情况如何了?”李洪坐到之前李存孝坐的位置。

    “回郡公,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如今赫连铎大举进攻天德,但是夏绥这边却是没动静,很不寻常。

    并且夏绥内部那些有野心的人,也都按兵不动,估计是在等李思恭的病逝。

    要我看,这就是一群怂货,还不如直接让左神威军杀过去,我就不信还有谁敢阻挡。”说到后面李存孝狂妄道。

    “雁门侯不要冲动。本帅离开长安前,圣上叮嘱过本帅一定要师出有名,切不可提前介入夏绥内乱,一切等锦衣卫那边传来消息。

    而且目前大军尚未集结好,还是不要冲动,以免坏了圣上的谋划。”李洪加重了语气,以免李存孝不放在心上。

    “郡公放心,末将一定谨记!但是赫连铎那边怎么办?左神威军距离天德太远,左神威军也有些鞭长莫及!”李存孝疑惑道。

    “赫连铎那边自然有人对付,不需要我们去操心。我们的目的只是在夏绥内乱后,介入其中,控制夏绥并稳定局势。”李洪摆了摆手,简单把此行目的说了一下。

    李洪到了延州后,便以行军元帅的身份下令灵武这边集结兵马,以便策应左神威军的行动。

    至于关内道的兵马,李洪并没有调动,兵力过多反而是个麻烦事,而且也容易引起注意。

    就在李洪抵达延州的第三天,锦衣卫从夏州传来消息,李思恭病逝了。

    确认了李思恭病逝的消息,李洪就知道夏绥要乱起来了。果不其然,在李思恭病逝的第三天,银州、绥州以及党项东山部就以要为李思恭送行为由,率领大军朝着夏州进发。

    夏绥的局势一下就紧张起来。

    。。。。。。

    本来高宗益等人只是想逼宫,只要李氏兄弟让出夏州,他们就可以退兵,但是李思敬这段时间忍得太难受了,直接带着麾下五千骑兵就朝着银州和绥州的八千步骑杀了过去。

    李思敬是五千骑兵,高宗益手上是三千骑兵和五千步兵,打起来还不定能分出胜负。

    但是关键时刻,东山部的骑兵杀了出来,李思敬腹背受敌,遭到惨败。

    还好李思谏下令出兵相助,这才把李思敬救了出来。

    但是其五千骑兵,此战过后就剩下不到两千人,可谓是损失惨重。

    而这个时候夏州下面的一部分边镇兵起兵加入高宗益这边,一下子叛军这边实力大涨,近两万大军在城外驻扎着跟平夏部展开对峙。

    至于平夏部这边,虽然李思恭留下遗言,让李思谏继任节度使。但李思敬的大败和李思恭的去世,让平夏部这边士气有些低落,即便是手上还有着不少军队,但是却失去了迎战的底气。

    甚至因为目前的局势,平夏部的依附者的立场也都有些摇摆不定。

    天德军那边,因为不敌振武军大军,已经退守西受降城据城而守。

    在这种情况下,李思谏只身来到了驿站拜见董浪。

    “董指挥使,劳烦您向朝廷传信,就说党项平夏部愿意交出夏绥节度使一职,彻底归顺朝廷,还望朝廷念在昔日平夏部对朝廷的忠心,救平夏部这一次!”

    一见到董浪,李思谏就对其行大礼,就差点跪下了。

    “李侍郎,这是何意,快快请起!董某可担不起李侍郎的如此大礼!”虽然董浪心里很高兴,但表面上还是被对方的做法感到惊讶,连忙来到面前,扶起对方。

    “董指挥使不答应李某,李某就不起!”李思谏沉声道。

    “李侍郎言重了,就算是董某给朝廷传信,但也鞭长莫及,可能要让李侍郎失望了!”董浪故作糊涂,也在试探李思谏的真实意图。

    “董指挥使就不要装糊涂了,我们明人不说暗话。李某知道圣上派董指挥使跟随李某一起来夏州的用意,相信左神威军已经集结完毕,只要董指挥使的消息消息传出,左神威军肯定会出动。”到了这个时候,李思谏也不想继续拖下去。

    要是再拖下去,可能局势还会恶化。

    其实若不是赫连铎出兵,他们不至于如此狼狈,再不济还可以从天德抽调军队稳住夏绥局势。

    但是赫连铎这攻打天德,让平夏部失去了天德的援军,这才导致了平夏部目前的困局。

    “李侍郎也知道,我们锦衣卫可号令不动禁军,董某姑且一试吧!”李思谏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董浪要是再装糊涂,就有些过分了。

    党项李氏毕竟是有功于朝廷,这次事情过后,想来圣上也会弥补党项李氏,他若是过分得罪,反而会会与之交恶。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