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9.第 39 章(6.25二更)(2 / 3)  权臣娇娘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连如厕也在考间内进行,不得外出。

    又因去岁锦州府出了舞弊一案,执行就更为严格,除了考引外,考生不得携带任何物件进入考场。

    为了震慑众人,甚至早早将锦州府不远处的兵丁调派过来,在城外待命,一旦出了舞弊案件,不用上报朝廷,直接由崔小将军带人抄家。

    这么一来,雷霆手段之下,敢冒险舞弊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这也是覃九寒选择今年参加的缘由。

    府试一般在四月左右举行,但大概是因着去岁那一桩舞弊案,今年的府试推迟到了五月初。

    五月初,已经有了些微的热意,即便是清晨,排队的考生们也都微微出了些汗。

    卯时刚过一刻,一声锣鼓敲响,贡院大门敞开,众多考生便开始入场。

    覃九寒上辈子参加过府试,自然知道诀窍,天还蒙蒙亮,就踏着夜色出了门,所以早早占了前排的位置。

    他排在前排,身上也无其他东西,负责搜身的官兵搜查一番,很快将他放入考场。

    他进了考场后,按照考引找到自己的考间,施施然坐下,左右打量了一番。

    位置还算不错,既不是阴冷的边角旮旯,也不是正好太阳直射的地方。左右两个考间上挂了牌子,分别写着。

    “邱田县人士,聂凌。”

    “建德县人士,程垚。”

    很快,他左右考间的考生也进来了,皆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模样也不差。

    聂凌性子活泼些,也不怕覃九寒淡漠的表情,乐呵呵拱手打招呼,“覃兄,程兄。”

    程垚略有些沉闷,只低头低低应了一句,拱拱手便进了号舍。

    聂凌也不介意,还继续和覃九寒套近乎,“覃兄也不是锦州府人士,这回来赴考,可是租了宅子?我和我那书童都没甚经验,竟是住的客栈,可花了我不少银钱。”

    他似乎是个话痨,旁人不答话也能自顾自说上半天,直到考官过来巡视,聂凌才意犹未尽回了号舍 。

    他一走,覃九寒便觉得清静了不少,他现在的脾性同前世相比,好了不少。

    以前若是有这么个不会看眼色的人追着他说话,早一眼冷冷看过去了。现在则温和了许多,虽然仍旧不爱搭理人,但至少不会摆到明面上了,冷淡冷漠全渗在骨子里。

    过了半个时辰,入场的考生渐渐变少了,考间也几乎都坐满了。

    考官看了看天色,旁边人附耳过来道时间到了,知府便扬声道,“敲闭门锣。”

    “咣”的一声锣响,贡院大门随之关上,几百官兵将贡院围了个水泄不通,莫说舞弊之人,就连一只飞虫也进不去。

    号舍内的考生逐个收到分发的考卷,以及考场统一提供的纸笔和墨砚,和一床略薄的被褥。

    覃九寒拿到卷子,并不急着动笔,而是先把整张卷子通篇粗读了一遍。然后,卷起袖子,开始加清水磨墨。

    考场提供的墨块质地有些粗糙,浸了水也不易推开,他一边研墨,一边整理基本的思绪。

    等到砚台中的墨汁足够多了,他得基本思路也已经理清楚了。

    铺开备用的宣纸,覃九寒悬腕开始作答。

    第一场是帖经,更多是考察考生的记诵能力,但科举向来有规定,作答时不能污卷,否则作废卷处理。

    所以,就这一场而言,考察的知识又细又偏,但对考生的性情是很大的考验。

    手一抖或是心中有所怀疑,笔下落了墨点,那么就功亏一篑了。

    好在覃九寒不是那种怕事软弱的性子,很有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又准备得极为充分,因此下笔又快又准,除了中间来人送水送饭食,通篇下来没有一丝迟疑。

    日落至黄昏时,他便摇铃交卷,随后也不去回忆方才的试题,而是闭眼小憩,养精蓄锐,准备下一场考试。

    第二场是杂文,考察的是辞章,或者说考察的是考生的藻饰是否华丽或是清丽。杂文对覃九寒而言,算是弱项,他一向不精于此道,也不曾费力钻研过,只能图个中等即可。

    他虽是这般打算的,但考运却很不错。以往府试皆在四月,今年却推迟到了五月,天气炎热不说,贡院内又气闷,还多蚊虫。

    不少考生昨日还精神尚好,昨夜却是一夜未睡,今日的状态便有些不对劲了。有十数个体弱年老的考生,甚至没能起身作答,被巡考派人送出了贡院。

    因此,这一场下来,覃九寒虽觉得自己作答十分一般,但能撑到交卷只占了十分之九,其中又不遑那些晕头转向随意作答的考生。他原先的中等的作答,也艰难踏入了上等的行列。

    第三场策论,考察的是考生的政见时务,这对其他考生来说是最难的一场,对他而言,却是再容易不过。旁的考生,即便是家中有为官之人,也不过是对时务有个大概的见解,更别说那些从未接触过为官之道的。

    但覃九寒不同,他上辈子权倾朝野十几年,梁帝甚至连折子都交给他批阅,考卷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