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7章 打曲阜,分浮财(1 / 2)  抢救大明朝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多铎已经有点明白老哥多尔衮的心思了,这位大清摄政王大张旗鼓地南来,原来不是为了死不见尸的豪格大侄子报仇的。而是为了推行“设立绿旗”和“计口均田”的

    前者要在河南、山东大量圈地,少不了又得激起一点反抗。而后者更得罪人了均田啊李自成也就喊了喊均田免粮的口号,就被天下士大夫仇视到现在。

    多尔衮更狠,不是喊口号,而是直接上了这还不得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还能指望人家出来带路当汉奸

    “十四哥,”多铎压低了嗓音,斟酌着语气,“今后是不是北归北,南归南了”

    多铎在山东打了几个月的烂仗,心都有点灰了还没均田呢,山东士大夫就组建了那么多的团练军,打都打不完要均了田,那还得了

    多尔衮哼了一声“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便是明初由南而北,金陵王气也不过张扬了三十几年之后还不是让燕王朱棣篡了天下

    朱慈烺是雄主不假,但是他不得不弃中原而就江南,就已经失了大势。只要咱们能全取中土,好生经营,即便咱们这一代人没有收江南而成一统的气运,多尔博也一定能成混同海内的英雄”

    这话说的多尔博是混同海内的英雄,顺治是什么让皇帝隐皇帝多尔衮的意思莫不是要学曹孟德,自己不篡位,让儿子多尔博当曹丕吧

    大堂内的八旗贵胄们脸上全都滑过几丝讶异,然后又平静如初,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十四哥,可山东和关中现在”

    山东大部还姓朱

    关中的西安府则姓李

    山东和关中都没得呢,怎么叫得中原

    而且朱慈烺还以山东为跳板,把爪子伸进了辽东、辽西沿海。

    万一辽东、辽西出了纰漏,那就是明军入关灭清了

    “关中先交给吴三桂,”多尔衮道,“咱们拿着榆林、延安和潼关即可。

    至于山东东昌府、兖州府和济南府北边都得拿下了正绿旗要设40个甲喇,200个牛录,需要许多土地。东昌、兖州、济南府北的尼堪不是跑了吗正好把山东的荒地都圈了分给正绿旗将士当旗地”

    “十四哥,”多铎提醒道,“兖州府可没全取呢兖州西边的曹州、巨野、嘉祥一带还有李化鲸和宫文彩的贼兵盘踞,打着南朝的旗号。兖州府西部的山区也都在高宏图、史可法的手中。还有一座曲阜坚城也难攻不克”

    多尔衮一声哼笑“史可法、孔胤植还在曲阜城守着”

    “还守着呢”多铎说,“我在曲阜城外的沂水边上建了个大营,监视曲阜城的一举一动。史可法、孔胤植二贼不仅没有离开曲阜,而且还变本加厉,驱使百姓民团日夜开工,增筑城池。”

    多尔衮笑着“这是好事儿”

    “好事儿”多铎一愣,“曲阜不打了”

    曲阜不仅象征意义重大,而且它的位置恰好卡在兖州中部,还在运河附近。这么个大堡垒不打下来,兖州西部也就拿不下来,连南下徐海也不能持久。

    “打啊”多尔衮咬咬牙,“不打下曲阜,正绿旗的人心就没法收拾”

    “十四哥,”多铎还是不明白,“打曲阜和收拾人心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了”多尔衮冷冷一笑,“现在谁不知道曲阜城里面存着大半个山东的财富那可是孔家几百年搜刮积累起来的朱家皇帝都不见得比姓孔的阔绰这要是打下来了,咱们八旗和正绿旗不是人人都能发一票了有了这个指望,人心就能稳住,绿旗就能设立。只要有了十万正绿旗,北地中原早晚是咱大清的地盘”

    这下大家伙可明白了,多尔衮这是要把曲阜城当一张又大又香的画饼了。曲阜城里面有没有钱,孔夫子的“大斗”里面有没有宝货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家伙都有个指望现在山东、河南地面上的八旗绿营绿旗有十几万人。因为豪格战死的原因,士气很有一点低落。光靠设绿旗这一招还不足以提振人心,毕竟设绿旗的本质是“甩包袱”,圈了土地后,军饷、军粮可就要大大减少了而分给绿旗兵的土地又都是荒地,没有个一两年的安定根本产不了什么粮食。

    所以一定要画好大饼,让大家伙都觉得还有地方可以去抢

    多铎又道“可读书人”

    “哼”多尔衮又是一声冷哼,打断了多铎的话语,“史可法、高宏图、左懋第、孔胤植他们谁不是读书人既然这些读死书的呆子要反抗我大清天兵,我大清何苦再优容他们曲阜城内的金山银山,正好取了分给有功将士”

    “王爷说得对”

    “就该如此”

    “狠狠的抢”

    下面的人一片欢腾只有鳌拜面露忧色,他的表情被多尔衮收入了眼底。

    多尔衮笑着发问“鳌拜,你可是在忧心朱家小太子会趁着咱们围攻曲阜的时候北上河南”

    鳌拜摇摇头“王爷,奴才不担心河南。河南累经战乱,几成白地,所余粮秣又都被咱们运入了商丘、睢阳、许州等城池。南军若是北伐,就必须携粮而进。可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