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7章 富可敌国等于找死(二)(2 / 3)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储罐、天然气炉灶和民用产品,已经开始生产并参加了世博会,据说订单相当的不少

    利用外资修路修管道,没特殊条款,这个不是问题。老蒋受家里人影响,也很想攀上美国人的高枝,多弄点美国钱来拉动经济支持统治,对此肯定表示欢迎啊

    再者,朱斌他们提出来的建设方案,除了他,其他国家估计谁都不会干---整条铁路沿线光挖沟、钻洞、架桥的数量,就能让人崩溃

    翁文灏、钱长照、陈仪、杨杰等人对视一下,各自点头表示认可。

    朱斌又道南京长江大桥,可贯通天堑,沟通中国南北,铁路从北平直下广州,带来的便利之大不用我多说,我们请美国和德国方面的专家做过论证,修建总投资不会超过一亿美元,而我们将用三十年的经营权,即过路过桥费来回笼资金,为此将成立一个基金会,欢迎国内各界优先购买股份,并发行建设公债,投资不是难题。关键是,建桥所需的钢材、水泥、工程机械、专业人才是面向全世界招标,各国必然有兴趣。”

    “嘶---听上去,很可行啊”

    一亿美元很多相当于四亿银元,对中国,这是一笔大钱---全国一年的税收才几个亿啊

    但分摊到全国全世界,那就不够看了,现如今国内沉淀的资金少说也有几亿十几亿的隐藏着,有这样的项目,有朱斌这样的人牵头,要做成一点都不难啊

    事,就得看敢不敢想,能不能做,有没有那个魄力环顾国府上下,会当官的比比皆是,能干这种事的,寥寥无几啊

    收过路过桥费,不过是厘金而已,这是应该的,关键是大桥建成后,南北交通的效率会成十倍的提升,铁路公路贯通,效益无可估量啊

    “好这个好我会亲自向委员长汇报此事,汉臣,你可有详细的计划书?拿来拿来”

    钱长照想通之后顿时喜不自胜,这样的大好事,委员长一定乐意看到,这样的工程能够引起世界性的关注,对于他老人家的名声很有帮助啊能够有机会在全世界面前出彩,老蒋肯定高兴

    “有的。”朱斌从大大的公文包里摸出厚厚一沓子资料给他递,几十份简报则分发给几位组长和委员头头们。

    定下来的委员会里面没有教育界最出名的人物,但对于教育的关心,则几乎是每个委员都有的,作为中国地质学界泰斗之一的史量才直接忽略过海军基地的,在他看来有钱都能搞的大型建筑项目,紧抓住朱斌最后的那个关键词问汉臣,你说的大学城是一回事?大学便是大学了,难道还能成城?”

    是啊建一所大学都能累的人吐血了,一座城……你以为是谁啊全国的大学生加起来才三万七千多人,连同专科的也不过四万冒头,能填满一个镇子不?

    朱斌断然点头就是成城古镇口基地建成后,分散在全国各处的海军装备技术研究所各部门将集中,组建一个全国最大的实验中心,而以此为依托,将修建一座能容纳10万大学生的理工科综合大学城,面向全国工业和科技提供定向培养,将面向全世界招聘优秀的教师,招收学生。”

    会场内又是一阵轰动十万人,正经八百的一座县城啊关键是全新建造,还都是学生教师,这样的建设规模,几百万吨钢筋水泥算啊实验室,教学设备,居住环境,辅助各方面的构建,那才是惊人的天文数字

    没人能坐得住在座的和没来的,国防设计委员会里面数十名委员和数百名成员几乎都跟海装所的研究室沾边、合作,也跟全国各地成百上千的工厂企业挂钩,如此庞大的机构支撑一个大学貌似没有啥问题,可是,这事情真的是你一个人能干的么?

    民国有个奇怪的现象,一年才三四万的大学生,面多四亿五千万人口不过是杯水车薪,竟然还有失业的每年不少于一千人朱斌张嘴就十万人……尼玛,你一个学校顶全国一百个学校啊,有谱没谱啊

    翁文灏几个人觉得脑袋有点大,使劲捶捶额头,叹道汉臣啊,我就不问你到哪里去弄这些钱了,你把学校建在那里却是为何?古镇口……要不是也参加了军港建设的地质勘查,他又是国内最顶尖的地质学大师,一般人甚至都找不到那地方在哪。

    是啊,为弄在那里?谁都,山东半岛离着小日本多近,教育这么关键的设施,不都放在北平上海南京之类的大地方么?那么偏远,谁去,去啊

    朱斌一呲牙,眼神里带着点凌厉肃杀的意味,淡淡的道我的目的,是想构建一个单纯的学术环境,每一个学生和老师都能安心的学习工作,不去弄那些污七八糟的事情”

    话不用说透,众人已经明白他在说了。这两年来,全国各地的学生安心读书的没多少了,整天不是罢课就是游行,吵吵闹闹已经成为习惯,好像不上街吆喝几声中国就彻底灭亡了,浑然忘了的使命和任务是学习,是学以致用,该干的事情不干,这样的人弄进了工厂和机构当中,都是招灾惹祸的根苗。

    出身实业界的委员们很理解朱斌这心情,作为一个大老板,剥削阶级,资本家,谁乐意手底下的骨干隔三差五的闹腾罢工,惹来政府和外国人的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