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5章 狠人司马晋明(一)六更之三!(2 / 3)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也是个上尉,手下更管着数不清的财产装备,论职权之大相当于海军部次长了,就来个连长迎接?

    不过他脸上看不大出来,就那么面无表情的站在原地,双手倒背着挺直了胸膛,冷冷看着对面。

    张岩松一看,得,军衔比高啊也不摆中央嫡系的架子,紧走几步迎上来,规规矩矩“啪”一个敬礼,扯开嗓门道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中尉张岩松,奉命前来迎接”

    陈留青给他回了个军礼,淡淡的道稍息张同志不必多礼,请代为引路。”

    “是”干脆的答应一声,转身跑几步上了的明显是缺斤少两版gee车,当司机发动起来头前带路。司马晋明跳上副驾驶,从后视镜看看大了不止一号的军用版正货,摇摇头道差距处处可见啊。我不当初长官们是想的,居然要跟他们搞演习,自找难看么”

    张岩松一听他这话音就有下文,捧哏似的问道你又看出新玩意来了?赶紧的,跟哥哥说说。”

    司马晋明白了他一眼我27,你25,谁叫谁哥啊你没有注意吗?他身上穿着的叫迷彩服,在适当的环境下能起到很好的隐蔽效果,如果跟他们对阵,很难潜伏者,此其一;他们的车辆,明显是有防弹效果的强化版,冲击起来马力足,速度快,一般哨卡的机枪根本挡不住,简直就是小型坦克,此其二;刚才我注意到,他上车后似乎拿起,极可能是车载无线电台,如果每辆车都有,那就能够直接指挥全部车队如一人,这等上通下达的效率极其可怕一旦对阵,他们完全可以轻松做到整个战场多路多兵种的及时沟通与协调,协同作战能力就会倍增,此其三。这还只是个送货的车队都这样,你想想他们的主力军,又会如何?”

    张岩松虽然出来混资历的,但并非完全废柴,该上的课他一点都不落在人后,否则光靠老爹关系进不了教导总队,一听司马晋明的分析,心里面哇凉哇凉的,连连砸吧嘴叹息啧啧啧唉,看来这真给我料中了,某些大佬是选了对手啊我说司马,你小子这眼睛长的,脑袋那么好使?看一眼就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有秘诀?跟哥哥说说”

    司马晋明轻哼一声你就是犯懒聪明劲儿不用在正道上。平时多看多听多想,稍加注意就能分析出来。”

    的毛病,张岩松嘿嘿讪笑着,不搭这茬。闭上嘴专心开车,但一双眼珠子咕噜噜不停地乱转,显然有想法。

    车队穿过城区,经太平门出去直奔孝陵卫驻地的射击训练场。这时候,对于这种新鲜玩意早已闻名许久的一众高层纷纷到场观摩,陆大和教导总队自不必说,连以上军官全体出动,要亲眼见识一番效果究竟是不是跟朱斌说得那么好。

    军政部长何应钦到场,次长顾祝同也来了,德国顾问团以塞克特和法肯豪森为首的军事专家也很有兴趣看看朱斌出品的新玩意,桂永清作为直接负责人,当仁不让的亲自主持整个测试验收,而老蒋则从南昌行营发来命令,要求务必谨慎细致,确保没有任何问题。

    有尚方宝剑拿着,桂永清的表现的更加严肃,不过太过斯文的长相看都威严不起来,至少前来送货的顺道查看情况的陈留青就是这种感觉。

    一本正经的冷着脸给一群长官们敬礼、报告之后,卡车在射击场准备好的区域停下,一箱箱各式各样的设备和弹药开始卸载,一看居然八辆车都装的满满当当的,众多的长官们不由的大吃一惊,这是样品啊居然会有这么多?一车的子弹不得十万八万的这八车八十吨啊

    陈留青把清单交,桂永清一看就明白了,怪不得要八辆大车,感情种类之多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子弹方面,就有毛瑟手枪的7.63mm、勃朗宁9mm,另外还有高级军官们用得pp和1911a1等几种少量的;冲锋枪的也有,步枪的包括7.92mm尖头弹尖头弹几种,因为限令没有拿出和20mm的品种。

    爆炸类的就多了,简装炸弹,手榴弹,各种口径迫击炮弹,仿造日本的大正41式步炮弹,75mm博福斯炮弹,0mm克虏伯重炮炮弹,特遣舰队用的2mm重炮炮弹,105mm克虏伯炮弹,战机用机关炮弹,航弹,以及舰炮的数种。江阴要塞四门305mm的舰炮炮弹都有

    除了这些之外,另有专门的护目镜,可以镶嵌在两方部队所用的头盔上。林林总总那么多的样数,其实真正分摊下来正经不多,炮弹数量更少,子弹加起来也只有十万发而已。

    最先测试的是枪弹,使用1924年版的毛瑟步枪,水冷重机枪,捷克式轻机枪都上了,在各种距离上,“啪啪啪”“突突突”的一顿折腾,无论在50米内还是在500米外,弹头都可以准确上靶且一碰就碎,效果相当不,木耙都没有破损。

    塞克特将军建议道最好能有真人体验一下,有个直观的判断,毕竟木耙与人体感受完全不一样。”

    桂永清顿时犯了难。用真人测试?出了问题办?的手下可个顶个的金贵啊,他扭头去找陈留青。

    陈留青早就对他们拿着珍贵的特种子弹打木耙不以为然,见桂永清看,板着脸高声道报告如果长官们不放心,可以由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