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67 最后的整合,分蛋糕!(2 / 3)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当然也有些人心中腹诽:“这小子根本就是个战争狂人嘛!感情想打一辈子仗啊!那也要看有没有足够的支持力量了,打仗要有人,有武器装备,有弹药辎重,不那么容易吆。

    轰轰烈烈的阅兵式进行了足足三个小时才算完成,看热闹的观众们喊得声嘶力竭,鼓掌太多手都肿了。台上的大人物们则站的腿发酸,尤其是中央军那群人,因为激动过度,早已筋疲力尽,要不是后边儿有人及时送上参茶啥的缓解了,恐怕得当场晕倒一大片。

    整个过程经过的区域全部戒严,除了官方许可的少数专业摄影师外。没有人能偷偷的照相和摄影,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早早潜伏下来的人有机会有微型照相机拍下来,可能否送出去,就不好说了。毕竟现在,整个中国周边都被封锁起来,所有跟外界交通的渠道都断了。情报传递,不那么容易。

    阅兵结束后,强行请来观礼的中央系官员和中央军诸多将领,当场放弃抵抗的占了多半,少数要么解甲归田,撂挑子不干了。要么须得回去考虑考虑。

    朱斌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时间,撑死也就是几天,到时候还不能拿出决定的,对不起,咱们只好兵戎相见了!

    不用他威胁,这些能在千百万人里混出头的精英们都清楚,根本没得选。即便他们回去号召抵抗到底。除了付出一些平白的伤亡之外,没有反身的可能。朱斌只需要派出几支精兵挨个刺杀掉,群龙无首,自然就树倒猢狲散了。

    顾祝同、蒋定文、张治中等人回去以后,面见老蒋把他们看到的整个过程一一汇报,尤其是干情报的戴笠几位,脑子不敢说过目不忘,基本上能把整个过程还原出来给老蒋细细的听。

    老蒋那么聪明的人。那里不清楚对方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分明是不想费劲,打算以这种方式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服吗?看看一帮亲信精英们颓丧的表情,毫无斗志,就知道大势已去,全都被吓住了。老蒋却是无奈了,想想自己的老命还在人家的掌握中。再怎么强项,到底敌不过滚滚大势。

    罢了罢了!随他去吧!接受谈判。

    时隔四年,老蒋又一次被逼签城下之盟,那种窝囊憋屈就甭提了。

    朱斌、李宗仁、阎锡山等等数十位国内一线的巨头们共同约定。正式进行全国性的军力整编行动,各路人马一视同仁,按照统一的标准、统一待遇进行整理,并正式将国府中央改组,不再是刮民党一家独大,而相应孙总理之号召,多方共同参与,共同制定国家治理之大政。

    因为朱斌从头到尾就没有党派,自然在里面占不到多大份额,他也不在乎,只要军权在手,其他的,由着他们去抢那些名头好听的官位就是。

    自然的,老蒋亲自通电全国,中央军各路放弃对抗,就地等待接受整编。不过他也有条件。其一,是要保证现在这些既得利益者已经拿到的好处,既往不咎,不能秋后算账,当然工作是必须要另外安排,能当什么官儿,就得看他们的真材实力够不够格。

    其二,则是对四大家族搜刮到手的各种资财,特别是已经转移到国外去的那些,不要穷追到底,反正他们那些人是回不来了的,就由着他们在外面当个富家翁好了。

    当然,他们在国内巧取豪夺的那些可不能继续装在口袋里了,四大银行和蒋系抢夺的那些金融机构必须清算,收归国有后重新整顿管理;工厂、商业机构,凡是暗中跟洋人里外勾结出卖国有资产的全部查封,买办什么的别指望还有多大的市场,逮着往死里整!

    蒋家那些骄横跋扈的后代们在国内就要老老实实的遵纪守法,呆不下去,可以礼送出国,随便他们去什么国家折腾,总之再想跟以前一样的横行不羁,门都没有!

    老蒋本人么,自然不会搞死,但也不会再给他机会出来折腾,可以效仿冯玉祥在庐山或者奉化老家读书养性,其他的事儿,挂个名字就好,具体的事务,就不劳他老人家操心了。

    这一条出来,老蒋原想着可能会有不少人会跳出来帮他据理力争的,不料风平浪静,什么动静都没有!一打听,合着包括他最信任的一帮人背地里议论,都认为蒋某人的本事全都在党争和搞阴谋上,其余的,老蒋自以为很高明的军事指挥、经济建设等领域,那是垃圾的一塌糊涂!

    老蒋气的差点儿吐血,在家里嗷嗷大骂一帮白眼狼。

    那些人说得还真是没有错。老蒋的军略和治国才能真的比较差,偏偏他还喜欢插手到一线具体指挥当中,搞得乱七八糟,不如没他呢!

    曹翰作为朱斌的代表参与到谈判过程当中,有各方大佬的见证不会有差池,但那些打算留条后路意图东山再起的想法,彻底没指望。不会给他留下一丝的空隙!

    随后就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分蛋糕!

    政府那方面的架构体系,基本上被几个大党派给瓜分了。原来国府那帮子人根本经不起查,每个人的屁股都不干净,自然让出地方来给大家分润。

    朱斌提出的条件很公允,各凭本事公平竞争,谁有那个能耐谁上去整,总之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