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80章 最后的逆袭5(2 / 3)  民国之钢铁狂潮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的陷死步兵,坏掉整个进攻计划,那才是最要命的!

    曼施坦因可是知道中国观察团的将军们,是如何评价德空军的,一个词---拙劣!战术拙劣的惨不忍睹!甚至不客气的说,德国空军其实并没有学会如何发挥空中力量,也没有真正意识到,现代战争,空军的重要性是排在最前头的!有制空权,才有胜利保障!

    把一国的空军都掌握在一个贪婪的死胖子手中,前线作战的灵活机动性得不到保障。战机的使用还要听后方的一个混蛋随意调动,完全不顾前方战斗需不需要,这种事儿听上去就知道多么的操蛋了。

    亲身体验到空地一体联合打击的犀利,曼施坦因由衷的羡慕中国的同行们,所有的主攻部队都可以随时呼叫空中支援,精确摧毁。为步兵不断拔除障碍,为炮兵提供校射指引,形成一个轻重搭配有机结合,而不是胡乱丢炸弹制造恐慌那么简单,这差距,真心没法形容啊!

    前方,分散防御的苏军真是扛不住这样的疯狂进攻了!一条条的战壕,被集中起来空地一体推进的战术扼杀了抗拒能力,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德国精兵。用换命战术阻击都没用,眼睁睁看着他们一道接一道的把战壕推平,障碍推开,直抵城下!

    此时的列宁格勒,经过长达半年的残酷战斗之后,外围城镇建筑基本坍塌,形成大片大片的瓦砾废墟,淹没在皑皑白雪之中。被苏军就地依托改造成无数较为隐蔽的防御工事,百万防守部队就躲藏在其间。战防炮,直射大炮,重机枪阵地,狙击阵地,星罗棋布分散在各处,很难用集中炮火一次性摧毁!

    他们是按照朱可夫的精心部署。把整座城市变成了可怕的死亡丛林,从任何一个角度,任何一条路想要冲过去,都要面对无处不在的阻击,可以说。对于无法展开大批步兵的进攻者而言,足以形成沉重的精神压力!要比面对面的进攻,更加的残酷,更加的难对付!

    去年,进攻最激烈的那三个月里,德军其实有很多次是冲到了这里,但都是被地形限制分散力量之后,给苏军顽强的依托工事阻击打退。德军的重炮和空中轰炸,都拿他们没办法。如此成功的战术,也被应用到了莫斯科战线,效果一样明显!

    但今天,事情变得完全不一样!

    德军疯了一般的聚集上千架飞机、数千门重炮,却紧紧用来摧毁十公里的正面战线,耐心的把一座座高于两层的建筑都用重磅炸弹去挨个儿摧毁一遍,至少500磅,装药至少100公斤的可怕大家伙,命中任何一处,都足以让整座楼的守军死伤殆尽!

    德国步兵冲破第一道防线的时候,空中轰炸和远程精确炮火就完成了对第一线建筑的摧毁。起初,苏军指挥官并不以为然,他们还以为是一次乏味的重复,工事内的士兵,甚至都有些乐观的等着宰杀德国法西斯士兵呢。口号喊得山响,结果落下来的炸弹把他们一扫而空!

    当正面腾起直冲天际的硝烟火墙之后,整条防线的建筑被毁伤一遍后,毛子头头们就觉出不对劲了!没有这么打的!尤其是在确定列宁格勒周围其他的地方都没有遭到大幅度的攻击时,科涅夫大将首先醒悟,德军的战术已经变了!

    要论水平,他在苏军之中也就仅次于朱可夫,或者差不多,对于战况的判断相当敏锐而精确,当即下令东侧和南侧的防线往西南部抽调,并让一层层分散在后面的防线士兵立即向前推进,增厚前方兵力厚度,阻止德军的疯狂进攻!

    但这醒悟来的还是太晚!波罗的海舰队被首先摧毁,侧翼的防御重火力瘫痪了一多半!剩下的炮兵刚刚露头就被狠狠的干掉,一场空前可怕的进攻正在迅速的逼进!

    侧翼冲击,失败!正面阻击,失败!后方重炮覆盖打击,还是失败!甚至他出动了宝贵的喀秋莎火箭炮群,对德军攻击阵列发起一波地毯式覆盖轰炸,期望以此来达成对其进攻威吓破坏,但爆炸过后,德军士兵仍旧如蚂蚁一般大规模的向前冲!

    科涅夫动手还是太晚了!他没有料到,德军采取的波浪式攻击彼此间距保持的极好,分工明确,关键是控制的得当!而曼施坦因这股原本的机械化装甲群,竟然用步兵为主攻手的战术变化,更是让他之前的一系列部署失去了效用!

    原本胶着的二十公里阵地被接连突破,德军坦克和重型工程车,在数以万计的步兵簇拥下来到了城市边缘!

    出现在他们前方的大片楼房,全部坍塌,冒出滚滚浓烟---易燃物早在半年的轰炸中给烧光了。顽强的苏军士兵,分散在崩塌的墙体。成堆的碎石,临时垒砌的机枪巢、战防炮堡垒后方,继续开火拦截。

    皮糙肉厚的虎式坦克,扛着大型推铲的重型工程车,独挡一面的横在前面,跌跌撞撞的碾碎遍布弹坑的地面。前装甲和复合装甲被子弹打得叮当爆响,火星四溅,却一点也无法伤害,粗壮的炮口徐徐的转动,对每一个喷射火焰的地方,毫不留情的一炮接一炮,悉数轰杀!

    伴行的步兵数量太多了!而且武器搭配非常精当,半自动步枪的10发连射形成一道不停歇的火线,迅速封堵每一个火力点。狙击手辅助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