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3章 权臣篡位的风险?(大章求月票!)(2 / 5)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多想,靠着打了个盹。

    然而他才刚刚闭上眼,整个人就像是灵魂出窍一样漂浮到了空中。

    小太监有些难以置信地上前:“陛下?陛下!

    “陛下驾崩了……”

    楚歌:“……”

    好家伙,一个没注意就驾崩了!

    这扮演结束得太突然,完全没做好心理准备。

    不过这倒是也合理,盛太祖当时毕竟已经七十多的高龄,而且还保持着如此高强度的工作状态,驾崩确实随时都有可能来。

    让楚歌更在意的是,经过自己如此尽心尽力的一番操持,大盛朝到底能享有多少年的国祚。

    之前处理完空印案的时候,他下狠心杀了一批官员,而且也用后世的一些经验给了相对妥善的处置方法,给大盛朝的国祚稍稍地多续了那么两年。

    虽然不多吧,但毕竟游戏机制规定超过两百三十年就算通关。

    楚歌还是充满期待的。

    然而,随着系统提示出现在他的视野中,楚歌愣住了。

    【正在根据所有案件的处置情况,重新计算大盛朝国祚。】

    【大盛朝享国祚:五十九年至一百七十八年。】

    【“皇帝”身份通关失败!】

    楚歌看着眼前的这几行提示信息,愣住了。

    什么情况?

    之前他已经处理了南北榜案和空印案,同时也在批阅奏折的过程中,处理了茫茫多的其他政事。

    之前查阅大盛朝的国祚,都妥妥的在及格线以上。

    但之前查阅国祚,查阅的只是南北榜案和空印案这种大案要案单独对大盛朝国祚的影响。

    而最后,随着盛太祖的驾崩,系统所展现出来的大盛朝国祚,却是所有案件加在一起之后的结果。

    楚歌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果然这个身份扮演根本没有那么容易通关,我遇到了很严峻的问题……

    “为什么呢?

    “我肯定是漏掉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案件,所以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漏了什么呢?我怎么完全记不得?

    “而且,为什么这个国祚,还是上下浮动的?最低是五十九年,最高是一百七十八年,这差距未免也太大了一些吧。

    “如果按照最低的五十九年计算,岂不是约等于二世而亡?

    “太离谱了,什么样的事情能导致二世而亡?

    “……谋朝篡位?”

    楚歌一分析,立刻觉得这里头隐藏的信息量太大了。

    盛太祖属于是很长寿的皇帝,在位活到七十岁,而五十九年国祚,意味着他的皇位还没传给皇太孙,大盛朝就已经结束了。

    要说因为底层农民起义被推翻?或者外敌入侵?

    可能性都不大。

    一方面,盛太祖创立大盛朝的过程中,整个底层其实已经洗过一次牌了。在天下初定、休养生息的过程中,爆发大规模底层农民起义的可能性很低很低。

    即便爆发,也不至于把大盛朝给推翻掉。

    另一方面,盛太祖晚年其实基本没有外患。

    就像赵海平正在扮演的,在盛太祖壮年时曾经几次讨伐北蛮,将北蛮远远地赶到漠北,根本不敢进犯大盛朝的边境。

    就算北蛮回到草原之后又逐渐觉醒了当年那种剽悍的战斗力,而且随着草原各部的统一再度对大盛朝构成威胁,但顶多也就是入寇、掳掠一番,要说直接让大盛朝亡国?短期内绝对不可能。

    或许,藩王作乱是一种可能性。

    但藩王再怎么作乱,也终究是盛太祖的子孙,谁做皇帝也都得继续延续大盛朝的国号,谈不上改朝换代。

    所以,分析来分析去,恐怕只有一种可能。

    就是权臣篡位。

    而之所以国祚有着很大的弹性,从五十几年到一百七十多年不等,就是因为权臣篡位,它本身并不是一个100%发生的事件,而是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权臣篡位的难度很高,但概率绝不是零。

    如果某位权臣在位的时候,真就是兢兢业业地辅佐皇帝,到死都没有生出反心,那么等他死了,其他的大臣会自然而然地上位。这个权臣的子孙和党羽就算能够在朝中继续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也终究会慢慢消散。

    但如果这位权臣在位的时候,就已经铁了心的要造反,那他能做的事情就多了。

    比如,一边隐瞒自己的野心,一边暗中不断在朝中安插自己的家属、亲信,让自己的儿孙掌握一些关键的职位,同时不断剪除异己。

    如果之后再恰好碰上继位的皇帝很年轻、容易拿捏,而新皇帝也没有对他起疑心,或者起了疑心又处理不掉……

    那么权臣篡位这个剧本,也并非完全走不通。

    盛太祖的继承人,确实会面临这样的情况。

    或者说,每一个活得太久的皇帝,都会遇到这种情况。

    还是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