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乱世与怜悯(8000字大章求月票)(2 / 6)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在最后这个环节上。

    在当时的局势下,盛太祖确实没有更多的选择。

    留下来,义军内部也迟早会内讧,即使不内讧,也很有可能被北蛮重点讨伐。在彭大帅手下发展,终究是束手束脚。

    所以,如果霍云英一直只知道打仗,那么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北蛮的将军董承云就会围攻楚州城,而这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斗。

    即便来的不是董承云而是其他北蛮将领,即便带人逃出楚州城,也依然是游戏失败。

    因为这意味着玩家没能好好地分析当前义军内部的局势,继续发展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想离开,要把手下人带走是绝对不可能的,只能带走一小部分。

    但具体带走哪些人,这当然是有讲究的。

    因为带走的这些人,不仅是未来打天下的班底,还可以体现出盛太祖的识人之明。

    霍云英不由得想起之前曾经在网上看过的一个问题。

    “像盛太祖一样底层出身的皇帝,他们手下的名臣、名将往往都是家乡附近小范围的一小撮人,为什么名臣名将会在那个地方扎堆出现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其实就是两个字:“平台”。

    在什么平台上,就能做成什么样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只是普通的平民,一辈子种地放牛,那么到他七八十岁的时候,也不会变成一名大将。

    而如果一个人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打仗,手中的资源越来越多、交手的对手越来越强,那么只要他有一定的天赋,总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将领。

    很多时候,各个小地方都有聪明人,而这些聪明人的聪明程度,其实相差无几。

    真正让他们拉开差距的,是平台和资源。

    而开国皇帝,就是这个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这些名臣、名将遇到一个个难以战胜的敌人、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或许会失败,但大量的资源可以给他们兜底,让他们不断的尝试。

    更何况他们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所以,他们最后会取得比其他人都要高的成就。

    当然,这么说的前提是,他们都是可造之材,都有着不错的天赋。

    如果是一些没有才能的人,再大的平台也毫无意义。

    所以,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在于,开国之君有识人之明,能够知道这些人的才能和潜力,把他们放到最适合的位置上,选拔出最有能力的人才为自己所用。

    而“义军”这个身份的扮演关键,就在于此。

    作为义军,霍云英并没有遭遇多么艰难的战斗,前期遇到的北蛮军队并不难打,而且在天下群雄并起的环境下,想要招募一支几百人的军队也并不算困难。

    同时期的其他义军,基本上也都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是什么让盛太祖跟其他的义军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呢?

    就是三点:看清天下大势的判断力、做出正确选择的决断力、选拔人才的识人之明。

    没有这三点,盛太祖就算再能打,也不过是割据乱世中的一个军阀,最后只会落入失败的境地;而有了这三点,盛太祖才能从无数义军中脱颖而出,创造一个新的王朝。

    而“义军”这个身份的扮演,正是在考验玩家这三方面的能力。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霍云英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扮演了这么久,也没看到任何叫“谷远”的人。

    因为《暗沙》这款游戏故意将历史的迷雾重新盖上了。

    盛太祖当初可并不知道谷远未来会成为开国大将军,他也是一点一点地看出了他的军事才华,又不断地提拔,才最终让他成为一代名将。

    如果这些人的名字还跟历史上完全一样,那玩家岂不是直接抄答案就行了?

    对“识人之明”这一点的考验,也就完全不生效了。

    所以,霍云英的任务是,在扩展队伍、打败北蛮军队的同时,也要看清楚每个人的能力,并将其中的优秀人才牢牢地记在自己的脑海中。

    “义军”身份的最终试炼,其实是一场考试。

    考试的内容,是这七百多人在平日里的表现;而考试的标准,是玩家自己的判断力;考试结果出来之后,系统就可以判断出以玩家展现出的识人能力是否合格,被选出的这些人能否支撑起打天下的骨架。

    七百多人选二十四人,这是一道难度极高的多选题。

    历史上的盛太祖几乎可以说是满分过关,而现在,轮到玩家们来重现这一操作了。

    想通了这一点的霍云英深吸一口气,再度躺回床上,进入《暗沙》的游戏世界。

    扮演“义军”的身份,重新开始。

    时间还来得及,这次他要从头来过,好好地看清这七百人中,真正能成为栋梁之材的到底是哪些人。

    ……

    此时,陆恒正在开始他不知道是多少轮的人生。

    随着游戏进程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