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7章 历史切片被缝合了!(求保底月票!)(2 / 7)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如同走马灯一样在自己的面前闪过。

    虞稼轩的这个历史切片中,从他的五十骑劫营,到后来荡清茶匪、训练飞虎军,再到最后在睡梦中高喊着“杀贼”、愤懑而终。

    王文川和张任侠的那个历史切片中,从王文川登高作出“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到他与张任侠相识,到北方大旱、被罢相,再到复起后再度被罢相……

    最后,有两幕画面,给玩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一幕是张任侠与王文川的对话。

    “荆公,当年是您教我‘民为贵’的思想,可是如今,荆公便不顾民生了吗?”

    “介夫,只顾眼前,不顾万世,这就是你的道理吗?”

    “可是荆公,北方大旱、流民四起,灾民流离失所,京师饿殍遍地,没有眼前,又何来万世?”

    王文川哈哈大笑:“原来眼前种种,都是因为我变法而生吗?”

    另一幕,是王文川临终时在病榻上,看到文君实当政之后,所做出的一系列决定。

    要求五日内,尽废新法。

    就连许多旧党大臣认为应当保留的免役法,也必须要废除。

    王文川变法期间,支持将领完成了攻取河湟的战役、建立了熙河路之后,齐朝的疆域进一步扩大。

    尤其是夺取了米脂、浮图、葭芦、安疆四个军寨,让齐朝西北的战争形势,得到了很大的好转。

    而在文君实上任之后,认为这些地方是国家财政的巨大负担,同时会引发与敌国的摩擦,造成战争。

    所以,他不仅要将夺回的这四个军寨全都送还敌国,甚至还想把熙河路的全部地区以及兰州,也一并奉还。

    理由是:如窃人之财,既为人所执,犹不与之,可乎?

    意思是齐朝就像是做贼一样,偷了别人家的东西,被别人发现了也不归还,多么不道德。

    说白了就是,我们从别人手中抢了四个军寨,这不是在擅开边衅吗?还是送回去,避免再打起来,劳民伤财。

    而新党人物立刻驳斥:灵武以东,皆华夏故地。先帝兴问罪之师而复之,何乃借谕如是?先帝有此武功,今无故弃之,岂不取轻于外夷?

    最终,在朝中其他新党的力争之下,熙河路得以保全,但诸多将士浴血奋战所夺来的四个军寨,还是被文君实等旧党成员拱手送给敌国。

    王文川在病榻上看到这个消息,沉默了许久。

    按理说,他此时应该会无比的愤怒。

    因为变法是他一生的事业,虽然变法最终并不算成功,产生了诸多问题,也背负了诸多骂名,但至少,变法为齐朝充盈了国库,也在外战中打出了整个齐朝为数不多的几个高光时刻。

    可现在,就因为文君实的一句话,不仅连为数不多无可争议的善法要被废除,就连将士们浴血奋战夺来的四个军寨,也要送还。

    还有一件事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连带反应。

    在文君实上台之后,尽废新法。这意味着之前王文川与皇帝参与制定的所有法条、皇帝敕令等等,全都被废除。

    而此时,曾经那个在不经意间引动变法的少女阿云,在服完了几年徒刑之后,已经因为皇帝的一次大赦天下而重获自由,并再次嫁人,重新回到了平静的生活中。

    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或许称不上富足幸福,但至少,她还活着。

    只是在文君实尽废新法后,意味着她之前的判决也会失效,如果追究,那么谋杀亲夫罪加一等,必死无疑。

    史书上并未记载阿云最后是不是又被抓出来执行了死刑,这个历史切片中也并未表现出这一点。

    但考虑到阿云案的特殊性质,大部分玩家都猜测,这位少女应该是凶多吉少。

    毕竟,就算文君实不去看这个小人物,也总会有其他想要讨好文君实的旧党官员,想要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而在看到这一切之后,病榻上的王文川没有吐血三升,也没有怒发冲冠。

    他只是沉默许久之后,喃喃低语道:“亦罢至此乎?”

    意思就是说,连这种事情,也都要罢免吗?

    不久之后,这位一心变法的名臣,就这样迎来了他的“善终”。

    而在王文川死后没多久,文君实也去世了。

    他死前最大的遗憾在于,没能在自己生命的最后几年把新法彻底废除干净,叮嘱自己的继任者,一定要再接再厉、尽早把新法全部废除完毕。

    王文川死后,被百姓唾骂。

    乡间老妪取水,用木勺搅麸糠于木盆之中,口中呼道:“啰,啰,啰,拗相公来。”二猪闻声,就盆吃食。又呼鸡:“个,个,个,王文川来。”群鸡俱至。

    乡野之人以王文川之名呼鸡豚,可见怨恨之深。

    反观文君实死后,百姓自发罢市凭吊。贫者甚至卖了衣服前来祭奠,送葬时,“民哭之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画他的遗像来祭奠的更多,“天下皆是,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