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55章 十年计划(2 / 5)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还是齐高宗推说秦会之矫诏,都无非是想尽办法将屎盆子扣到对方头上,而自己少背一点锅而已。

    毕竟他们两个人也都知道,这事干得太臭,是要背上千古骂名的。

    就这样,一切似乎都按照原定的路线,走了下去。

    ……

    十二月廿九日。

    大理寺风波亭,狱中。

    隗顺近些天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原本是此地的一名狱卒,平日里勤恳工作,为人忠义。

    听闻韩甫岳将军北伐建功,不断收复失地,隗顺也为之振奋不已。甚至每日回到家中,还开心地与几位好友畅饮一番。

    但紧接着,朝中发生的事情就让他的心情急转直下,而且,越来越看不懂了。

    前方不断打出大捷的韩甫岳将军被召回朝中,没过几个月就被下狱。

    而从狱中传来的消息,韩甫岳将军一直在被罗织罪名,虽然没有被严刑拷打,但朝中以李浩为首的奸党想要将韩甫岳将军置于死地的想法,已经是昭然若揭。

    隗顺感到胸中一股闷气,无处发泄。

    为何?

    为何陛下对这些卖国奸佞熟视无睹?为何韩甫岳将军是国之柱石,陛下却无由地对他产生怀疑?难道在与金人的国仇家恨面前,朝中衮衮诸公的丁点私利,就如此重要吗?

    可是,他毕竟只是一介小卒。

    哪怕他心中早就已经将李浩为首的奸党骂了一万遍,哪怕知道韩甫岳将军就被关押在风波亭,可他一个小小的狱卒,又能做些什么呢?

    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发展。

    在韩甫岳将军被害死之后,隗顺这名狱卒冒着被杀的风险,偷偷地将韩甫岳将军的遗体挖出来,偷走背出城外,好生安葬。

    日后韩甫岳将军被平反昭雪的那天,隗顺已经去世,但他在临死前还是将此事告诉了自己的儿子,于是韩甫岳将军的遗骨才真正被迁到西湖畔埋葬。

    如果不是隗顺,或许韩甫岳将军就真的尸骨无存,无法安葬在墓中供后人祭拜了。

    隗顺作为一介小卒,冒着杀身之祸做出这种事情,可以称得上一句忠义无双了。

    但让隗顺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

    因为在前几天,他刚刚被莫名其妙地提拔为狱官。

    这个任命,据说竟然是那位当朝宰执、他痛骂了无数遍的李浩,亲自授意的。

    此举让同僚看向他的眼神,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谄媚有之,不齿有之。

    几乎所有狱中的同僚,都以为他跟李浩有所勾结,要成为害死韩甫岳将军的帮凶。

    隗顺对此感到摸不着头脑,因为他与这位当朝宰执李浩,根本就是素不相识,甚至私下里没少骂这位李浩卖国。

    而在今天,作为狱官的隗顺接到命令,要害死韩甫岳将军。

    那位当朝宰执李浩,则是十足的阴谋家做派,直接遣散了所有人,自己亲自等在监狱外,要确认韩甫岳将军死了之后才离开。

    当日之事,再没有第三个人知晓。

    只是事后听说,狱中还留着韩甫岳将军写下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的八字血书,李浩则是在确认韩甫岳将军死后,就得意地离去。

    对此,真正的亲历者隗顺却讳莫如深,并在之后不久就辞官离去,隐居乡野。

    李浩将此事汇报给齐高宗,齐高宗因此而长出了一口气。

    韩甫岳将军的死讯传出,百姓莫不为之哭泣;至于金国,大臣们则是酌酒祝贺、弹冠相庆。

    一切,似乎都按照原本的历史线在走。

    只是无人注意到,一些小小的细节,发生了偏差。

    ……

    京师郊外的一处不起眼的庄园。

    楚歌扮演的李浩轻车简从,只带着一个最为信任、从不多事的仆人,来到庄园的门口,以某种特定的频率,轻轻地扣动了三下门环。

    片刻之后,大门打开了一条缝隙。

    隗顺四下看了看,确认没有其他人,这才将楚歌扮演的李浩迎了进来。

    “李相请进。”

    而李浩带来的那位仆人,则是忠心地在庄园外等候。

    来到庄园中,楚歌终于再次见到了这个历史切片中最伟大的历史人物,韩甫岳将军。

    之前在游戏中看过场动画的时候,玩家们就已经注意到了。

    与大盛朝最大的那个历史切片属于盛太祖不同,齐朝最大的历史切片,属于韩甫岳将军。

    出身农家,却能在短短的二十年中带领屡战屡败的齐军收复中原,打出赫赫威名,将一支本来一触即溃的军队打造成“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冷兵器巅峰军队,韩甫岳将军的伟大,已经不须赘言。

    而此时,韩甫岳将军正端坐在院中,翻看手中的书籍。

    此情此景,让楚歌不由得联想到了多年前的那位神将,秦开云将军。

    或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