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2章 收复燕云的时机(2 / 5)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来,却绝对不会如此。

    或许打燕云会稍微麻烦一点,长则三五个月,短则一两个月,但打太原和真定府,应该可以速战速决。

    昭义军的将士们分得了田地,平日里又进行过无数次的专项训练,不论是野战还是攻城,都有着十分强悍的战斗力。

    而在这段时间,赵海平也在让工匠们兴建大量的攻城器械。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里是齐朝的旧地,人心所向!

    之前金人破太原城的时候,将城中百姓几乎屠戮一空,让太原几乎成了一座死城。

    但之后金人统治太原,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要地,还是免不了要将大量的人口迁入。

    还是那句话,金人的人数比较少,治下是各种各样的其他民族,而且,金人为了建设城池、维持城池运转的日常所需,也还是要从北方的其他地方驱赶齐朝人来充实城镇,或是做苦役,或是行商,总之,城中的齐朝人还是不少的。

    而这些人,就如同各地的义军一样,都在盼着韩甫岳将军能够尽早打过来。

    所以,金人防守的太原城,远不像当初齐朝的太原城一样,军民一心。

    最坚固的城池,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第一日,昭义军猛攻,城中的金人作战勇猛,多次打退昭义军的进攻,未能获得太大的战果。

    第二日,城中开始出现暴乱,金人不得不分兵镇压。

    第三日,在混乱中,金人的城防出现缺口,城中百姓打开城门,昭义军长驱直入。

    当晚,太原光复。

    ……

    一南一北,原本同属于齐朝疆域的两地,此时却完全变成了两种不同的状态。

    淮河以北,昭义军的统治区域,百姓们热情支持北伐,不仅是日常收取的赋税,还有不少百姓自发推车、往前线运粮。

    而在后方,分田地之后百姓的热情也十分高涨,兴修水利、开垦农田,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

    而在长江以南,齐朝的京师仍旧是天下无事,但乡野之中,却多有因为沉重苛税而流离失所的饥民。

    京师之中,莺莺燕燕,繁华富庶。茶楼中的说书人在说着韩甫岳将军誓师北伐、收复旧地的激动人心。

    而在皇宫中,一场剧烈的动荡再度开始了。

    ……

    皇宫中,齐英宗急匆匆地召见了一名大臣。

    殿前太尉陈远善。

    这是之前去给韩甫岳将军送诏书的那位。

    其实原本朝中还有很多看不惯秦会之的大臣,比如常常与秦会之唱反调的张德远。但很可惜,在齐英宗即位的过程中,这些大臣也都被清洗掉了。

    此时齐英宗举目四顾,发现朝中皆是秦会之的党羽,品级较高的官员之中,竟然只有这个陈远善,可以稍加信任了。

    这个陈远善是个比较善于明哲保身的人,并没有被秦会之给彻底清洗出去。同时,他见过韩甫岳将军,这一点也十分重要。

    “官家!”陈远善也隐约意识到,这次皇帝是有十分重要的事情要找自己。

    齐英宗四下看了看,确认没有被秦会之安插的太监监视,这才压低声音说道:“陈太尉!将此物收好,速去北方,找昭义军!”

    陈远善从齐英宗手中接过一物,仔细看了一眼,瞬间大惊失色:“这,官家,这是衣带诏!”

    齐英宗的表情惶恐,手足无措:“快让韩甫岳将军来奉诏讨贼!”

    陈远善面露难色:“可是,韩将军他……”

    齐英宗微微摇头:“顾不得那么多了!就算是要冒险,也总好过现在就断送了齐朝江山!

    “那秦会之此时已经在密谋谋逆之事,朕不怕死,可,可这齐朝江山,岂能亡于我手?”

    陈远善默然无语,最终还是将衣带诏收入袖中,拜倒在地:“臣,定不辱使命!”

    陈远善自然知道齐英宗的这个办法成功率极低,甚至可能会有引狼入室的风险。

    可是……

    此时的齐英宗,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秦会之已经在密谋造反,这么大的事情,想要完全密不透风是不可能的。齐英宗虽然被半软禁起来,被严密监视,但秦会之也不可能完全不让任何大臣来探望,还没到那个阶段。

    而一旦彻底将齐英宗软禁起来,那么距离最终的篡位,也就不远了。

    齐英宗正是感觉到了这一点,所以走投无路之下,才会想到这个办法。

    召韩甫岳将军,率昭义军进京勤王。

    说实在的,昭义军现在确实也不归齐朝管了。占据了北方的齐朝旧地之后,昭义军又是吸纳流民,又是分田地,还改了齐朝的税法、不用齐朝的官制……总之,完全就是一方割据势力。

    只是在名义上,还是齐朝手下的一支军队。

    在这种情况下,韩甫岳将军只要喊一句,立刻就可以登基称帝。

    但齐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