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5章 现在的你到底是谁?(2 / 4)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结果打着打着,一支军队突然哗变,本来形势一片大好的梁军突然被反包,而李鸿运自己也在乱军之中战死。

    梁军于是彻底崩溃。

    李鸿运再度气呼呼地复盘,这才发现,这次崩溃竟然是因为一个很小的事情。

    是他没有做到赏罚分明。

    之前平薛举、平刘武周宋金刚的大战中,他虽然作战勇勐、身先士卒,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权威,将兵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但对于战后的封赏,他却并未太多过问。

    在接受了梁高祖的赏赐之后,他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手下人交上来的封赏名单,觉得没什么大错,就执行下去了。

    可他并不知道,这份封赏名单上其实有许多并不合理的地方。

    在大战中,许多基层军官打了硬仗,却没有得到足够优握的封赏;而一些关系户看起来作用很大,实际上战绩却多有夸大,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封赏。

    而有的时候,打了硬仗没有太多战果,朝廷也没有那么多的赏赐,李鸿运也并没有选择自己补齐赏赐,而是就凑合着把朝廷给的赏赐分了。

    在他刚开始领兵的时候,这个问题还并未显现。

    因为士兵们对未来还有期待,毕竟此时还在一直打胜仗,士兵们觉得以后还有封赏的机会。

    但在接连打完薛举、刘武周这两大强敌之后,封赏问题仍旧存在,于是,许多士兵的积怨就深了。

    再加上李鸿运并未打散编制,仍旧让许多降将率领旧部,就更加剧了这种风险。

    这次重来,李鸿运改掉了这些问题,赏罚分明。

    不仅在战斗过程中始终关注每一名中层、基层将领的具体任务和执行情况,也对之后的封赏严格过问。

    有功之人重赏,有过之人重罚,赏罚分明,恩威并施。

    而对于那些在提交军功时有自己小心思的人,就小施惩戒,严加敲打。

    如果将士们战功卓着,而战利品却不够多、朝廷的赏赐也不够,那就自掏腰包封赏将士们。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三军用命、拼死争先。

    否则,在打到关键时刻,就极有可能又因为某支部队的突然哗变,让一场大战都功亏一篑。

    ……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每次尝试李鸿运都能找到一块新的短板。

    他不断地通过更换天赋技能或是利用自己熟知历史并且可以无限重来的优势,补齐这些短板。

    终于,他靠着各种天赋技能以及自己的不断学习,将这个世界的齐王打造成了一个全能的多边形战士。

    可以运筹帷幄、算好对方的每一步行动、制定完美的作战计划;

    可以带着尉迟敬德等勐将冲锋陷阵,箭法如神、箭不虚发;

    可以构建强大的情报网络,甚至能够策反对方的将领;

    赏罚分明、恩威并施,将士们无比敬佩。

    凭借着绝对的硬实力,李鸿运终于打赢了虎牢关之战,并一战擒双王,立下了赫赫战功。

    梁高祖大喜,将他封为天策上将,统领天策府。

    但接下来的刘黑闼之叛,梁高祖却并未再让齐王领兵,而是让秦王前去平定。

    于是,朝中也出现了太子、秦王、齐王三足鼎立的局面。

    太子的地位母庸置疑,梁高祖就算硬抬,也会把太子抬到最高的位置上。

    秦王虽然没有像真正的历史上一样立下那么大的战功,但他在几次大战中都有参与,而且他不是像历史上的齐王那样简单地打个酱油,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军中深受爱戴。

    在梁高祖的刻意平衡之下,秦王拿下刘黑闼,平定河北,在战功上虽然略逊于齐王,但也颇有势力。

    至于李鸿运扮演的齐王就更不用说,一战擒双王、封无可封,再加上运筹帷幄、赏罚分明,手下的文臣武将足以与秦王分庭抗礼。

    而后,突厥人开始进犯。

    秦王、齐王各领一支人马讨伐,突厥望风而逃。

    五陇坂之战,秦王与齐王两骑并出、渡过沟水,颉利可汗吓得连夜逃遁,李鸿运准备好的种种计谋,甚至压根没有派上用场。

    但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了。

    秦王的功劳虽然大多都被李鸿运抢先一步占住了,但秦王的能力和威望还在。

    他手下仍旧有秦叔宝等一众武将,也有许多名臣辅左。虽然跟真实历史上天策府群星闪耀的情况有差别,但实力仍旧不容小觑。

    而且,这次天策府的光芒不再那么耀眼,所以梁高祖也不再将打压的重点放在他的身上。

    反而是李鸿运扮演的齐王,受到了更多的打压。

    显然,在一统天下之后,梁高祖对齐王的提防反而超过了秦王。

    因为梁高祖突然意识到,这个儿子实在是太可怕了!

    早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准确地预言了乱世中的局势,之后更是用兵如神、平定天下。

    本以为秦王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