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3章 全员内鬼(2 / 4)  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过程中还是又逐渐出现了这种膨胀的情绪。

    陆恒很担心真的放任他去打孟海公,然后被孟海公当头一棒,让窦建德坐收渔翁之利,这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到时候就算秦叔宝、程知节在窦建德那边反水,也不见得能成功了。

    ……

    至于窦建德这边,扮演秦叔宝的霍云英和扮演程知节的李鸿运,也在不断地给他出谋划策。

    虽然他们两个作为降将,并没有得到窦建德的充分信任,但只要他们的建议能够顺应窦建德的想法,就有很大的成功概率。

    霍云英正在对着窦建德一顿忽悠。

    “夏王,此时郑军不知为何逡巡不前,坐失良机,这对我们正是绝佳的机会!

    “大王你要南下争雄,本就需要渡过黄河、占有山东之地。

    “现在若是能一鼓作气直接灭掉孟海公,携大胜之威,必可一鼓作气击溃郑军。

    “到时大王占据河北河南两块核心腹地,再讨伐梁国,旋踵即灭!”

    窦建德看着地形图,眉头微皱,似乎有些难以下定决心。

    其实他很纳闷,为什么王世充会主动跑过来打自己,郑国西边明明还有个底盘更大的梁国。

    但既然王世充都已经打上门来了,他也只能迎战了。

    根据探子的情报,王世充确实莫名其妙地不往前走了,不知道是不是内部出现了某些变故。

    看起来,现在确实是打孟海公的一个绝佳时机。

    如果能快速地灭掉孟海公,并吃掉孟海公的三万人,再去打王世充,就会有很大的把握。

    而且,窦建德早就看孟海公不顺眼了,这是他南下之路上最大的一颗钉子,早就应该想办法拔掉。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快。

    如果跟孟海公僵持下去,王世充再突然打过来,那么情况就会有些棘手了。

    似乎是看出了窦建德的疑虑,秦叔宝说道:“大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我与程知节一起来投奔大王,正是因为觉得大王英明神武、能谋善断,是一统天下、众望所归之人。

    “可是大王竟然如此犹豫,若是连一个小小的山匪都畏惧,又谈何统一天下?

    “孟海公的位置夹在河北、河南两地之间,占据要冲,若是夏军先拿下,便可占据优势,反之,若是让郑军先拿下,我们就会陷入劣势。

    “若是让王世充反应过来,先一步灭了孟海公,可就危险了!”

    其实,打或者不打孟海公,都能说出道理。

    很多战略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正确或者错误,关键看执行得怎么样。

    就拿历史上真实的虎牢关之战来说。

    窦建德决定先打孟海公,结果没想到打了四个月,不仅把人马打得很疲惫,还错失良机、让梁军先一步拿下了虎牢关。

    以至于虎牢关之战还没开打,他们就已经处于巨大的劣势之中。

    而秦王呢?在洛阳城下力排众议,决定分兵三千五百精锐玄甲军去虎牢关,与窦建德对峙。

    最后一战擒双王,为梁国彻底平定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事后诸葛亮来看,窦建德的决策显然是昏了头,而秦王头脑清醒、算无遗策。

    可是,两人的决策也有可能出现另一种结果。

    如果窦建德压根没管孟海公,直接南下去救援王世充,结果孟海公突然跑出来断了他的粮道呢?

    那肯定又有人要骂窦建德脑子有问题,竟然选择绕开孟海公这个敌对势力不管,把自己脆弱的后勤补给线暴露在敌人的刀锋之下,犯了低级错误。

    反之,如果窦建德能在一个月之内就拿下孟海公,那么他就能先一步抵达虎牢关。

    一过虎牢关,洛阳周边无险可守,他很有可能挟大胜之威击退梁军,占据东边的半壁江山,与梁军争雄天下。

    而秦王的三千五百玄甲军如果晚到了虎牢关一步,结果虎牢关失守、大败而归,那秦王这个分兵两线开战的操作,肯定也要被后人嘲讽一番了。

    所以,很多时候决策对不对,关键还得看执行。

    玩家们针对王世充和窦建德的区别,制定了不同的策略。

    王世充对陆恒已经十分信任,所以陆恒给出一个相对违反常识的策略,王世充是有可能听的。

    反之,如果霍云英和李鸿运让窦建德按兵不动、不要去打孟海公,那才会让他怀疑。

    毕竟在窦建德眼中,孟海公不算什么强敌。

    反倒是两人一番激将法,先给窦建德戴高帽,让他觉得想要一统天下就必须先灭孟海公,忽悠的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而夏军中的那些坑爹将领们,显然也是赞同先打孟海公的居多。

    于是窦建德决定,先打孟海公,再打王世充!

    他和王世充,就在玩家们精心设计的剧本中,开始了这场大战。

    ……

    晋阳城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