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四章 调研风波(2 / 8)  官道之色戒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王思宇点点头,微笑道:“好吧,既然顺路,就过去转转。”

    “好的,王书记,那我这就安排。”周明亮长出了一口气,忙又给开路警车上的干警打了招呼,车队在下个路口改变方向,拐进了工业园区。

    临时改变路线,几辆车里的领导都感到有些意外,纷纷把电话打了过来,询问情况,周明亮赶忙解释,王书记临时起意,要去工业园区转转,众人这才释然。

    周明亮定了定神,又赶忙给杜欣打了电话,悄声嘱咐道:“老杜,我们现在去工业园区,转一圈再出来,估计要三十分钟以上,你动作麻利点,抓紧把麻烦解决掉,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杜欣连连点头,在电话里千恩万谢了一番,又急忙打了电话,询问彩虹桥那边的状况,在电话里发了一通邪火,他心里明镜似的,事情发生的这么巧,肯定是有人在背后捣鬼,在找他杜欣的麻烦。

    奔驰车中,王思宇把目光投向车窗外,望着园区内漂亮的厂房,整洁的街道,设计新颖的各式商业建筑,以及远处大型的主题公园,不禁微微点头,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

    洛水工业园区是前省委书记李宗堂的主要政绩工程之一,为了把工业园做成国内高标准的园区,于老曾经亲自上阵助威,不但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园区争取到了近五百亿的资金,还联系了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入驻园区,用了六年时间,打造出集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为一体的大型工业园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片土地上已经留下了于系深深的烙印,即便李宗堂因故提前退休,很多渭北的老百姓依然对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是历任高官中,对渭北贡献最大的省委领导。

    尽管没有见过那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但坐在车里,眺望着园区兴旺发达的景象,王思宇心中还是满怀敬意,也倍感压力,他现在的身份,不只是市委副书记,还是于系在渭北的代言人,能否在这张答卷上得到高分,他也有些没底。

    车队开了二十几分钟,在新时代广场停下,秘书林岳快速下车,拉开车门,王思宇整理了西服,从容地走了下来,后面几辆车的领导也都凑了过来。

    宣传部长黎凤姿展颜一笑,指着园区各处,意气风发地道:“王书记,园区一共分为四部分,东部,靠近江边那里,是制造业基地,国内很多大型企业都在那里落户,西部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南部是高科技产业区,其中包括一批新型产业,有生物医药、通信、软件与动漫游戏开发,还有三个国家级的科研所,北部是商业街,那里的地价已经炒得很高了,用寸土寸金来形容,毫不过分。”

    顿了顿,她又叹了口气,喟然道:“就是这个工业园区,创造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为洛水市,乃至整个渭北省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思宇点点头,背着双手,向前走了几步,举目四望,感慨地道:“成绩属于过去,也属于前任,我们有了这么好的基础,更要加把劲,把洛水的经济搞上去。”

    常委副市长赵山泉走了过来,他是唐系干部,与陈系也有关系,其姐夫就是省长庄孝儒,此人仗着背景深厚,行事素来高调,他与黎凤姿不和,听到两人这番对话,就有些吃味,感觉两人在为李宗堂唱赞歌,便有些不以为然地哼了一声,上前插话道:“王书记,市政府今年做了很多规划,希望能在招商引资方面下番功夫,力争在两年时间内,吸引更多的欧美企业入驻园区,提高工业园的科技含量,打造国内超一流的样板科技园区。”

    王思宇微微皱眉,转头看了他一眼,不动声色地道:“赵市长,园区现在有欧美企业多少家?产值有多少?”

    赵山泉一时语塞,忙招了招手,叫来秘书,经过一番询问,才含糊其辞地道:“王书记,现在的外企占园内企业的百分之三十六,注册资料显示,欧美企业共有二十六家。”

    王思宇笑笑,没有继续发问,而是转过头,微笑道:“黎部长,领导干部要多做调研,把功课备足了,才能做出科学决策,不至于在决策阶段拍脑门,在实施阶段拍胸脯,搞得一团糟后拍屁股走人,这样的三拍干部要不得。”

    黎凤姿抿嘴一笑,点头道:“王书记讲的非常好,这段话应该记录下来,发到《洛水观察》上,现在很多干部的作风都有些虚浮,好大喜功,不喜欢脚踏实地,说话也不着边际,恐怕什么是超一流的工业园区,在他们脑海里,根本没有量化的数据。”

    赵山泉自知理亏,无法反驳,只好哼了一声,假装没有听到两人的对话,转过身去,指着远处靠近江边的一个新厂房,对副秘书长周明亮道:“老周,那家企业是做什么的,怎么以前没见过?”

    周明亮咳嗽一声,向他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远处,周明亮递了一根烟过去,压低声音道:“赵市长,那是一家饲料加工厂,好像是您上次招过来的企业。”

    赵山泉一拍脑门,摆手道:“忘了,现在事情太多,忙得一塌糊涂,记忆力越来越差了。”

    周明亮点点头,借机套近乎,笑着恭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