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1 / 3)  高阳公主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大慈恩寺的译经伽蓝院中不再有辩机的房间。

    辩机就像一颗流星,在黑夜中匆匆划过。在那么明亮地闪烁之后,迅疾地坠落,最后成为了那冰凉的陨石。

    辩机转瞬即逝。后来的僧人们不再知道他。

    而一直与辩机共同苦其心志的那些译经的缀文大德们,却都觉得辩机的幽魂也随他们来到了慈恩寺。因为不再有辩机的房子,那幽魂便不停地在大慈恩寺内的院子里徘徊。

    徘徊着不去。

    徘徊在所有的角落,徘徊在所有经文的字里行间。

    总有轻轻的脚步声。

    总有人在不停地掀动着经书。日日夜夜。

    那是个多么凄惨的无家可归的孤魂!

    后来在缀文大德们的要求下,玄奘法师在译经的伽蓝里又专门辟出了一间经房。那房是空的。没有人住,但却摆满了经书。从此,那孤魂像是有了皈依。

    一切平息了下来。

    高阳公主只看到了那血。那亲人的血。血被雨水冲刷着,顺着西市场那肮脏的石板路,婉蜒地流淌着。

    高阳公主的马车飞快地奔驰着,溅起了一路的血浆。那车绕着刚才行刑的高台,转了一圈又一圈。

    西市场上看热闹的人已散去大半。

    秋天的冷雨依然细密地下着。

    然后那马车停了下来。那车辇很华丽,镶着各种玉片和金坠的装饰。

    人们认识那马车。几年前,常常会在会昌寺的红墙下见到那华丽的马车,也常常会看到一位美丽的贵妇从马车上下来,走进会昌寺。那时人们只以为她是个虔诚的教徒。那很多的黄昏。人们猜测着。因猜测使那个不知名姓的女人变得更加神秘。但是,终于有了谜底被揭穿的这一人。“玉枕事件”不胫而走,很快成为街头巷尾的流言主题。而辩机的被斩杀又使种种猜测得到了证实。人们终于确知,那个总是乘坐着豪华马车来会昌寺的神秘的女人,就是传说中异常美丽的高阳、当朝天子的女儿。

    人们在这灰蒙蒙的清晨,冒着雨赶往西市场,不仅仅是想亲眼目睹那个与公主通奸的和尚,也想看看那公主在地的情人被她的父亲杀死时,是不是也会赶来为她的情人送行。

    公主没有出现。

    人们觉得辩机在被斩杀前,也一定等待过。否则他的眼睛为什么始终在望着远方。那一定是他在期盼着什么。

    但是公主没有来。

    辩机终于被斩杀。

    会昌寺的信徒们收了辩机的尸体。

    雨依旧下着。人们知道那个狠心的把她的情人送上刑台的女人是定然不会来了。

    人们窃窃私语,在窃窃私语中骂着高阳。

    然而在这雨和血的早晨,在弘福寺一阵一阵飘来的钟声里,终于还是有人等到了那辆马车。

    她来迟了。

    尽管她来迟了,但她还是英勇地来了,在众目睽睽之下。

    马车那么急切地奔驰着。

    单单是那奔驰的绝望的气势就已经使人们不敢妄加评判,更不敢讥讽嘲弄了。

    没有热闹。

    人们呆站在那里。

    人们眼看着那辆马车踏着血浆,绕着行刑的高台转了一圈又一圈。每一圈都是感天动地的悲哀。每一圈都是撕心裂肺的绝望。

    人们等待着。

    人们不知道那个国色天香的公主会不会从马车里走出来。

    后来那马车停了下来。停在了街角。马在大雨中喘息着。马的闪亮的皮毛上也溅满了辩机的血。

    人们不肯走。想看到天生丽质的公主。但那车上的门和窗都被遮盖得严严的。人们什么也看不到。

    那辆马车就停在那里。守候着。直到黄昏。那宁静的凄惨的庄严的姿态,就仿佛是一座碑,矗立在辩机的刑台前。

    人们原本是等着看热闹的。

    但是人们不再能笑出来。

    那是种悲壮。

    凄惨而执著的悲壮。

    那悲壮持续着。直到黄昏。黄昏时,雨依然下着。于是,原本打算来看热闹的人们散了。大街上不再有人愿陪着那辆雨中的马车过夜。他们也不知道那辆马车究竟要在刑台前守候多久。

    然后是暗夜。

    第二天清晨人们再来的时候,西市场已空无一物,谁也不知道那马车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整整一个昼夜的雨,终于洗净了辩机的血。那刑台旁的十字街口,又如往日般热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

    人们很快忘了辩机。干吗一定要记住这个犯禁的和尚呢?人们只是把辩机和高阳公主的浪漫故事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也只有一段时间。

    谈资总有新的话题替代。

    后来这故事也慢慢销声匿迹。

    西市场那棵古老高大的柳树依然苍绿。唯有它见证着永恒的悲哀。

    高阳公主是在深夜回到房府她的庭院的。

    她从马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