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 在深渊中如果不谈话,又干什么呢?(2 / 2)  悲惨世界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布鲁图斯①、谢列阿②、史特方纽斯、克伦威尔③、夏绿蒂·科尔黛④、桑得⑤,他们事后都曾有过苦闷的时刻。我们的心是如此不稳定而人的生命又是如此神秘,所以,即使为了公民利益或人的自由所进行的一次谋杀事件(如果存在这类谋杀的话),杀人后的悔恨心情仍超过造福人类而感到的欣慰。”

    闲聊时话题经常改变,一分钟后,公白飞从让·勃鲁维尔的诗转到把翻译《农事诗》⑥的罗和古南特相比,又把古南特和特利尔相比,还指出几节马尔非拉特的译文,特别是关于因恺撒之死而出现的奇迹。谈到恺撒,话题又回到了布鲁图斯。

    ①布鲁图斯(Brutus),罗马共和派领袖,此处指刺杀他的义父恺撒。

    ②谢列阿(Chéréas),罗马法官,杀死暴君卡利古拉(Caligula)而被诛。

    ③克伦威尔(1599-1658),英国革命领袖,处死暴君查理七世。

    ④夏绿蒂·科尔黛(CteCorday,1768-1793),刺死马拉者。

    ⑤桑得(Sand,1795-1820),德国大学生,因谋杀反动作家科采布(KotzeBbue)而被诛。

    ⑥《农事诗》(Géorgiques),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作品。

    公白飞说:“恺撒的灭亡是公正的。西塞罗对恺撒是严厉的,他做得对。这种严厉不是谩骂。佐伊尔辱骂荷马,梅维吕斯辱骂维吉尔,维塞辱骂莫里哀,蒲伯辱骂莎士比亚,弗莱隆辱骂伏尔泰,这是一条古老的规律棗妒忌和憎恨在起作用;有才华的人难免招致诽谤,伟人多少要听到狗吠。可是佐伊尔和西塞罗是两回事,西塞罗用思想来裁判,布鲁图斯以利剑来裁判。至于我,我斥责后面这种裁判,可是古代却允许这种方式。恺撒是破坏鲁比肯协议的人,他把人民给他的高官显职当作他自己给的,在元老院议员进来时也不起立,正如欧忒洛庇①所说:‘所作所为如帝王,类似暴君,象暴君一样执政。’②他是一个伟人,很遗憾,或者是好极了,教训是巨大的。我对他身受的二十三刀比向耶稣脸上吐唾沫更无动于衷。恺撤被元老院议员刺死,耶稣挨了奴仆的巴掌。受尽人间侮辱的莫过于上帝。”

    ①欧忒洛庇(Eutrope),公元前四世纪拉丁历史学家。

    ②“所作所为如帝王,类似暴君,象暴君一样执政。”原文为拉丁文poenètyrannica。

    博须埃站在一个石堆上,在众人之上,他手中握着卡宾枪,向谈论的人大声说:

    “啊,西达特伦,啊,密利吕斯,啊,勃罗巴兰特,啊,美丽的安蒂德!使我象洛约姆或艾达普台翁那儿的希腊人一样,朗诵荷马的诗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