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章第三十七章(1 / 3)  理科学霸的古代研究日常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钦天监掌管天文, 观察天象, 也推算历法, 而钦天监监正的职位比较特殊,可不用上朝。

    戚司安所说的云台便是监正及其监判、春夏秋冬官正等观察测算的地方, 也是京城里建设最高的楼台。

    高处不胜寒, 上去后仿佛能将星辰摘下。

    “县主已经成功的种植出来一片,墙上所记载的更是经验之谈。”

    见周围的百姓们已经有所意动,敲锣的下人立即站在矮凳上喊:“诸位,棉花乃是栖宁县主差人远去别地,寻了两年才寻回来的大好之物,保暖的效果不比丝绸差,而价格却是低廉甚多,容易种植,产量也极大!”

    …………

    “问棉花能够御寒?当然能啊!您看这白软的一团,轻若无物,还可以拉成薄薄的样子,在衣物或者被褥里面多加几层棉花,不重而且暖和,木棉怎么可能比的了。”

    “棉花的产量很大,墙上也都贴着要如何种植棉花的方法,您老要是记不住,回头我们府上还会发下来报纸一物,与墙上记载的内容别无二致。”

    除却敲锣的下人,旁边还分别站着几个,挨个回答起百姓们的问题。

    ………………

    “这么白软软的一团就是棉花吗?它要如何制作成衣物?”

    “棉花能够御寒?那和木棉相比较呢?”

    “小兄弟,你刚才说棉花种植出来的产量很大,是真的吗?”

    还未将褚寻真写出来的稿子念过几遍,周围路过的百姓们便聚拢过来,纷纷询问棉花的事情。

    要想让一件东西吸引人,首先得让人知晓这件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到底是什么有益。

    便敲锣喊道,棉花的用途和价值,对百姓们来说价格低廉又有诸多好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可防风御寒等。

    起先没有多少百姓围观驻足,来人在墙边摆放上桌案,上面放着棉花和用棉花制作出来的衣物等。

    一面不是告示的墙上。

    现在,棉花两字却又出现在了一面墙上。

    百姓们第一次听见棉花二字,还是在瑞亲王宣读褚寻真成为县主的圣旨上,当时尚且还不知晓是什么意思,只以为是什么新奇的花种,听完便忘到了脑后。

    ……………………

    褚寻真:“大哥你说的都对!”

    褚空宁道:“既然已经有了报墙,那便取名叫……报纸,如何?”

    褚寻真挠挠脸颊,岔开话题,问道:“大哥既然想出这个办法,那便取个名字?”

    “前卫?这又是何意?”褚空宁疑惑道。

    她尚且未提出报纸的概念,大哥竟然给说出来了……

    褚寻真默默的收回眼神:“没、就是觉得大哥很前卫。”

    他略微思索道:“往后还可以传递些别的消息…………珍珠儿,为什么这样看着大哥?”

    褚空宁笑道:“但这却也不是无偿分发,想必百姓们两三文钱还是出得起的,再者,我们何不弄一处专门印刷此物的地方……”

    “所以,将经验印在纸上,再分发给百姓便是必须的。”

    “大哥在想,既然都已经张贴在了墙上,何不再弄些纸张分发下去,一面之墙,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来观看,京城之内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更是鞭长莫及。”

    “而且什么?”褚寻真疑惑道。

    褚空宁不由得点头:“报,有传达消息文字的意思,珍珠儿的建议确实不错,这样也能够省却很多的事情,而且……”

    “百姓们之中如果有不理解亦或是不认字的,也可差人站在报墙旁边讲解。”褚寻真道:“大哥觉得怎么样?”

    这些种植棉花的经验若是能够告诉百姓们,总比一传十、十传百要来的方便很多。

    而她现在之所以能够种出棉花,也是因为几个老农夜以继日的观察。

    “若要这样简单的将棉花种交给百姓们,恐怕第一次种植会有很多不顺利的地方。”

    褚寻真点头:“没错,大哥,棉花对于百姓们来说毕竟是个新奇的物种,之前谁都没有播种过,更是没有丝毫的经验之谈。”

    “报墙?”褚空宁略微思索道:“珍珠儿要将自己记录的这些东西贴在墙上,广而告之?”

    “我早就想好了,大哥。”褚寻真抬起头道,笑眼弯弯:“宣平大街上不是有张贴告示的告示墙吗?红示一般还会贴在官府的八字墙右侧,我们也可以弄一面报墙。”

    褚空宁在一旁坐下,见状不由得笑道:“珍珠儿,你写的这些东西,旁人又不能瞧见。”

    棉花是容易种植,但播种前也要做好准备,田间的管理更是不能松散,这样做有利于棉花早熟,也能保证棉花的优质和高产。

    “棉花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播种至出苗所需要的水分…………初蕾期时、盛蕾期后需要的水分…………”褚寻真一边念念有词着,一边将这段时间内做好的笔记整理出来。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