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他年我若为青帝(2 / 3)  红楼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重新开府,让他也入军机,当个军机辅政亲王。只是才露出点话风来,就被军机处打了回来。说甚么担忧再起腋肘之祸……”

    听闻此言,自见面只问安了两句,就一直沉默不言的义平郡王李含,终于变了面色。

    他躬身与尹后无奈道:“太后万万莫再出此言,臣弟……臣弟还想再苟活几年,好与太皇太后,养老送终……”

    开甚么顽笑,果真有此议,真当武英殿那几位是好说话的?

    李含现在想想隆安帝瘫痪在床榻,被几位军机逼宫之事,就觉得遍体生寒。

    那些臣子……当真敢杀人!

    便是现在守在行宫的这位,也绝不会容他重新出山。

    此刻,他都能感到两道锋利的目光自后方看了过来……

    这才是个真正的杀坯!

    田太后在景初帝在世时,当了一辈子的傻白甜,从心所欲,这两年煎熬度过,仿佛大彻大悟了,此刻化身过来人,与尹后笑道:“罢了,除非小五亲政,熬上十来年,把那些黑了心的都熬走了才有可能。不过那时候,他也不需要他十四叔出来帮他了。能让他十四叔太太平平的当一辈子富贵亲王,就是他的孝心了。”

    尹后满面笑颜开,道:“这是必然的,如今小五和李景就这么一位亲叔叔,若不好生奉养着,连天下人都要笑话。我就这般告诉小五,百善孝为先,别人都道你不是明君气象,可旁的不说,你只要将孝行做好了,别人也说不得你是昏君。”

    这有条有理的话,让田太后大为动容,用力握了握尹后的手后,道:“太后,这往后啊,天家和睦就全指望你了!好了,哀家着实乏困了,就先去歇息了。太后也去,今晚休息一宿,有甚么要紧的话,明儿再说。”

    尹后笑道:“那好,太皇太后且去歇息,我去看看太上皇。”

    田太后听闻“太上皇”三个字,脸上笑容一滞,却也再未说甚么,由义平郡王李含和义平郡王妃刘氏搀扶着,并一众宫人内侍簇拥下,上了软轿,自有宫人指引前往南池。

    看来,对那位生死不知的大儿子,她是真的寒了心……

    待田太后和她最宠爱的十四子离去后,尹后面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双手拢于袖中,于暮色秋雨中,驻足许久。

    贾蔷在一旁冷眼旁观之,大致揣测出了些许端倪……

    “贾蔷,你心中必是明白本宫心意的,你且说说看,有何纰漏之处?”

    忽地,一阵夜风吹来,清寒夹着秋雨湿气的风激的人肌肤大感寒意,尹后往后避了步,侧身看向贾蔷,轻声问道。

    贾蔷摇头道:“娘娘礼敬太皇太后,是在弥补先前天家撕裂内乱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今和太皇太后相处和睦,既全了孝道,天家重新成为天下人家之表率。且有太皇太后出面和善,皇上的位置就会越来越稳。”

    他并没说,经历此事后,尹后在朝中的地位和威望,也会愈发水涨船高。

    尹后闻言,笑着看他一眼后,道:“走罢,先引着本宫,看看你和五儿修的这座行宫。”

    贾蔷便亲自执伞,含笑引着尹后,于雨夜中游起了行宫内外。

    ……

    汤泉行宫大小房间连游廊一百八十七间,大多数房间与宫中无异,不必多看。

    贾蔷着重引着尹后观看那些依温汤所建之殿宇。

    于淅淅夜雨中,依次看过澡雪堂、漱琼室、汇泽阁、开襟楼等处,见汉白玉汤池边,多有或白、或浅黄、或灰白等色的菱形体方解石,还有浅黄、浅绿、淡紫的立方体或八面体萤石,在灯火照耀下,仿佛梦幻一般,尹后颇感兴趣问道:“这些又是甚么?”

    贾蔷笑道:“这两种颜色的石头都是温汤水带到地面的沉淀物,称之为‘泉华’。是自然天道生命之凝结……”

    尹后哑然失笑,待出了开襟楼,回首看了眼殿门上的牌匾,见其上篆刻着“开襟楼”三字,不由横眸瞥了贾蔷一眼,又问道:“可还有旁处?”

    贾蔷嘿嘿一笑,指了指后面的汤山,道:“上面还有一处最好的,名曰飞凤亭。”

    尹后:“……”

    看了贾蔷稍许后,尹后虚抬起右手,轻声微笑道:“既然你说的那样好,就搀扶本宫上去瞧瞧罢。”

    飞凤亭……呵。

    她记得牧笛回报过,贾蔷桃园庄子里,也有这么一处地名儿。

    似乎,是贾蔷和荣府那位二婶婶,成就好事之处。

    念及此,便是智谋决绝的尹后,心头也不禁一热,躁动了下……

    贾蔷上前握住尹后温润的右手,笑道:“娘娘请!”

    周遭宫人纷纷垂首,牧笛面无表情的提着灯笼,带着两个彩嫔,在前面开道……

    ……

    “南北朝萧梁时期有位太后就在这里的温汤处沐浴,未想到此处温汤竟治愈好了她肌肤瘙痒的病症,因而被封为圣泉。”

    “还有唐朝德宗时候,有一个叫韩滉的浙江观察使,他的女儿得了‘恶疾’,四处求医,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