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四十七:儿臣,罪该万死……(2 / 3)  红楼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被前来吊孝的贵人们的车轿挤满。

    此刻,却被清理一空。

    姜家家主姜林,领姜家上下并前来吊孝诸文武官员,皆列于道旁静立。

    未几,听纷乱马蹄声起,转眼便见百十骑兵狂飙突进而至。

    不过还是在御林校尉指示下勒马,为首一身量高大,面上一道骇人伤疤令人惊怖的年轻人下马交涉数言后,石碑胡同的防务一半由其接手。

    再过十数息,终有贵人至。

    二十余位年轻人,看着多不过二十许,纷纷打马而来。

    然而这些贵人甫一露面,就引起了不小的骚乱。

    盖因这些贵人们,不仅一个个身着德林黄呢军服,脚踩马靴,而且头戴大檐帽,大檐帽下,不见长发!

    可他们的身份……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诸皇子殿下!”

    文武官员见礼,姜林等更是叩首以谢天恩。

    为首年轻人摆手挥退了御林、亲卫上前侍奉,利落的自马上翻身而下后,亲自搀扶起姜林来。

    此人眉眼清秀之极,只是看着并不娇气。

    许是海上的大风大浪吹拂,又或是南非大陆的炎热风沙,令其肌肤略显粗糙,和京中官员们比,也黝黑的多。

    唯有一双明目好似星辰,眸光锐利有神。

    “本宫刚刚回京,还未陛见父皇、母后天颜,得知国公薨逝,心中大痛。又得父皇传旨,因而与诸皇兄手足前来祭拜。”

    说罢,又代天传旨,追封赵国公姜铎为定兴郡王,谥忠烈,配享太庙。

    此人,自然便是大燕皇太子,李銮。

    一应流程罢,这位十九岁的当朝太子,又引着诸皇子一并前往灵前,去帽躬身见礼。

    赵国公府一片凝肃,鸦雀无声。

    姜家人和不断赶来的满朝文武,列于两旁,一双双眼睛难掩震惊的看着一众皇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孝之始也。

    这是大燕三岁顽童启蒙之时便要诵背之经书,可眼下……

    这一瞬间,百官们受到的震动,甚至还在赵国公薨逝的冲击之上。

    很有些文官,脸色难看之极。

    许是感觉到百官的不妥,待礼罢,李銮转身,先谦虚的与前来祭拜的永城候薛先、临江侯陈时等拱手一礼。

    薛先、陈时等早已卸任五军都督,却对李銮等皇子们有先生之义。

    简单问好罢,李銮温声道:“宋藩酷热,行军艰难。父皇特意传旨,令诸皇子不必拘泥旧礼,当入乡随俗,以身骨安康为重,可去发以避热。”

    一旁又一位皇子上前,看起来较李銮清瘦不少,但一双眼睛深邃平静的令人侧目,他淡淡道:“原本太子并诸皇弟们皆不肯,以为虽有父皇慈爱,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因热而损毁?直到去岁攻伐宋藩时,孤王因热昏厥,险些落下大不孝之名。得治后,方以长兄之名,命诸手足立刻去发,万般罪责,皆在孤王。”

    说罢,竟躬身与百官一礼。

    诸文武焉敢受此礼,纷纷避让。

    只是皇长子李铮仍坚持行完此礼,且他见礼在前,余者十数位皇子自不会干站着,齐齐躬身见礼赔罪。

    见此,薛先、陈时等老臣,并不断赶来的中枢大员们,纷纷色变。

    不过也不等他们多说什么,李銮又同姜林温声道:“因尚未陛见,本宫不敢多留。待叩见天颜后,再来送定兴郡王一场。定兴郡王之功,功在社稷千秋,父皇不忘,本宫与诸皇兄手足,皆不敢忘。”

    待姜林领姜家人痛哭叩首谢恩后,李銮并诸皇子匆匆而去……

    ……

    西苑,含元殿。

    黛玉、子瑜、宝钗、宝琴、湘云并三春姊妹,并李纨、凤姐儿、可卿、尤氏姊妹、邢岫烟、妙玉、紫鹃、莺儿等俱在。

    另,林相府的梅姨娘和大长公主府的刘大妞亦在。

    林府独子林安之,并刘大妞和铁牛之子小石头王磊,皆从诸皇子一同出海。

    “这一出去就是两年,海外之地,终究不比咱们大燕。也不知如今怎么样了……安之打小身子骨就不好。”

    梅姨娘这两年担忧的头发都白了不少,这会儿眼见独子将归,心中又激动又忐忑,唯恐看到甚么不好之处。

    黛玉宽慰了不知多少回,这会儿也有些顾不得了,其余人到底身份上有些干碍,没有开口。

    倒是刘大妞没怎么外道,笑道:“小子们就该出去摔打摔打,不摔打怎么见长?小石头三岁起就和院子里的树掰扯,十来岁便跟他老子去了秦藩,和藏了坏心的土著们斗杀,也不知受了多少伤。姨太太,你说咱们当娘的哪有不心疼的?可越这样,身子骨长的越结实些。”

    梅姨娘哪里听得这个,抽抽着问道:“大长公主,你就不怕果真有个好歹?”

    刘大妞笑道:“这人的命数,是天定的。果真有个甚么,我这当娘的自然再活不出个好歹来,可那也是命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