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番七十:希望(2 / 3)  红楼春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口一般,对待大燕百姓,你绝不会容他!”

    贾蔷闻言,眼睛登时一眯。

    如今近乎默认,唐藩的百姓,如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二十年来,非战争之祸而少了上千万之巨,便是因为毫无体恤可言的让他们干繁重危险的工作,尽管,会支付些微薄的工钱。

    不管是汉藩还是秦藩或是外省的采矿业,都近乎无底洞般的需要劳力往里填。

    唐藩的丁口,数以千计的涌入矿山深洞……

    但以当下的环境和条件,采矿业和在地狱里捞金没任何分别。

    能干满一年还身体周全者,十个里难有三人。

    资本的血腥,便在于此。

    残忍么?的确残忍。

    但是,贾蔷从前世而来,听过也见过太多这样的事。

    谁人不知,美国几乎每一根铁路枕木下面,都埋葬着一个华工?

    加州金矿的挖掘开采,更是用华人的血肉白骨堆积出来的财富……

    西方每一个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靠这种血腥积累,才奠定了强国之基。

    并以此发展出来更强大的技术优势,然后在和平年代,继续以先进的技术为镰刀,全世界建立血汗工厂,施行压榨掠夺,所作所为只是更隐晦而已。

    而他们,却被尊之为绅士,更被无数人敬之为优秀高贵的人种,跪倒崇拜其人权尊严……

    所以,历史便是如此,世道便是如此。

    没人会记得正义和邪恶,世间法则便是适者生存,胜者为王!

    想要发展壮大,就要往里填人命,不填藩民的,就要填汉家子民的命。

    大燕不往里填,西夷们就填,等壮大后,再来打败大燕,重复前世的历史……

    贾蔷无法改变规则,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证往里填的,不是汉家子民。

    但如黛玉所言,如果李銮认为,汉家子民的命,和藩民一样,可以如牲畜一样压榨,那就真正犯了贾蔷的大忌!

    偏偏,这种可能性,还颇大……

    至于黛玉所言,让李銮和劳工们同吃同住,自然不大可能。

    大燕目前活跃在各省道上的修路队,多是藩民和外省住民,以安南、新罗、东瀛为主。

    这些外省被征服后,若不将本土之民分散开来,必生祸端。

    给他们寻个差事,并允诺做的出色者,可入大燕本土国民,成为人上人,再提拔心向天朝上邦的外省之民做官员分管他们,以大燕的广阔,足以容得下数以百万计的修路队。

    尽管大燕以极大之力开拓藩土和外省,因为那些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极适合种植,但也从未放弃过大燕本土的疆土。

    用贾蔷的话说,留土余子孙。

    而修好道路,保证大军随时开进,是维护国土的最佳途径。

    如今空闲出来的土地,待将来人口突破十亿、二十亿时,总用得上。

    所以,路是修不完的……

    而修筑铁路,自然是直接调动修路队。

    大燕太子,不可能去和藩民、外省民同吃同住。

    贾蔷思量稍许后说道:“搞苦力就不必了,也危险,果真有个好歹,落个残疾,你怕也要去了半条命。你去了半条命,我就得去大半条命……罢了,还是让他去做一些测绘类的差事罢。凡技术类的工作,唯有大燕子民可为。汉家百姓的日子过的怎么样,走南趟北的去做测绘,深入乡土村落,他才能真正的体会民生之艰。别看开海已近二十载,无数粮米、钢铁、香料运回大燕。但最底层的百姓,日子距离富足还差的远。

    朕先前给了太子五年光景,去铺设南北向的铁路。其实五年远远不够,但这五年,他若果真能踏实下心来,扎根下面,切实的观览民生,朕相信,他必会有所触动,成为一个真正心怀百姓的仁德太子。”

    ……

    西山行宫,清竹园。

    书房。

    林安之看着林如海,挠头道:“老爷,这事儿闹的……那小洋番……”

    话未说完,被林如海瞥眼看来,林安之忙改口笑道:“李错,李错!您瞧,皇上给他起的这名儿就有意思!天生是个错误……”

    林如海淡淡道:“你懂甚么?这个‘错’字,说的未必是孩子。以皇上的性子,何曾会推诿过错?愚昧!”

    见儿子被教训的一脸悻悻,梅姨娘在一旁心疼劝道:“孩子还小,老爷多教诲些才是……”

    林安之倒是皮实,仔细想了想后,嘿嘿笑道:“老爷已经教诲了,的确是我想左了。可是……唉,太子因一言之差,吃了好大一个挂落,偏皇上都还未出手,姐姐就传下懿旨让下修路队做测绘,为期五年……五年后诸皇子们都开国称帝了,太子还在下面拉尺子搞测量,朝中文武大事都沾不上边儿。

    老爷,要不您还是去皇上那说说情?姐姐也忒狠了些,我怕他会急疯!”

    林如海轻捋颌下银白胡须,叹道:“你又懂甚么?没有皇上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