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8章 针对义信君的问难(1 / 2)  越姬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在卫洛的漫不经心中,蔡姬的表演业完结了。

    乐音瞬时一静,众舞姬依次退场,而蔡姬也跟着退场,她要赶紧去沐浴更衣,好速来陪宴。

    到了问难时间了。

    整个草地上,变得安静了。贴吧。众贵人们松开搂着的处女,令是她们重新跪在脚下后,都严肃地书起头来。

    这样的问难时刻,不止是任意提出所有的问题,甚至连私人恩怨,也可以一剑了结。

    所以,众人自然有点紧张。

    在一片安静中,泾陵公子低沉地声音传出,“诸君可以开口了。”

    他的声音懒洋洋的。

    在这种数年难得一次的聚会中,在这样天下诸贤都纷纷而来的时刻,公子泾陵这两晚都显得淡漠而阴沉,这令得他的臣下不免着急上火。却也无策可施。毕竟,这种施展个人魅力的场合,他们代替不来啊。

    泾陵公子的声音一落,一个越国贤士站了起来。他冲着众人一叉手,转向义信君,朗声问道:“闻君出于卑贱,敢问君用才时,观其出身否?”

    他问,义信君是出身贫寒的,那么他用人的时候,会不会与别的权贵一样,还是重视出身?

    这一点,正是众人所关注的。

    义信君奇迹般的崛起,再次为天下贫贱之人树立了一个典型。他在齐国的声望之隆,就算是世袭的权贵,也不敢轻视他。对于一个没有行冠礼的少年来说,这可是巨大的成就,巨大的辉煌啊!

    义信君慢慢站了起来、他白衣胜雪,那双含情凝眸的桃花眼,此时也只见庄重。他向着那发问的贤士双手一叉,还过礼后,朗朗说道:“义信用人,只问其才,不问出身!”在一片小小的哗然中,他微微顿了顿,又说道:“义信问人,只问其才能否为我所用,不问其德!”贴吧.。

    轰——人群炸开了。

    他居然说,他用人时只问才不问德!

    他居然敢说他不问德?自三皇五帝以来,能得天命者,哪一个不是德行过人之人?因此,一直以来占主流意见的便是,一个人如果有了德,他纵是无才也不会为害,也可以大用。

    这个义信君好大的胆子,居然说他只问才不问德!

    在一众哗然,议论,若有所思,不屑中。义信君突然声音一提,纵声喝道:“敢问诸君,德行兼备者,世间有几人?忠,义,仁,信,孝,敢问这五德样样俱备者,除圣人外还有何人?”

    在一众若有所思中,义信君再次双手一叉,目视着众人,朗朗说道:“义信以为,有一才能为我所用,有一技长于他人,便可信之,用之。德行兼备者,从古以来,皆是圣人。然,圣人多否?不多也!贴吧……。我义信为人弄臣,亦不是圣人,又何必强求他人德行无亏?”

    他振振有词地说到这里,声音一顿,再次强调道:“我义信用人,只求其人有一才为我所用,有一技长于他人。不论其人出身贫贱富贵,无论其人德行是否有亏,凡来相就,必不轻辞!”

    他掷地有声说完后,缓缓坐下。

    卫洛转过头,静静地仰头看着他,脸上带着一抹微笑。

    她知道,义信君在这样重大的场合,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不用等到明天,便会有无数有识之士投奔而来。

    随着十一国的贤士回到家国,他义信所说的这番话,也必会为世人传颂。

    在卫洛看向义信君时,泾陵公子抬起头来,他淡淡地盯了她一眼。

    这一番话,卫洛曾经对他说过的。

    所以,泾陵公子看向义信君时,便自然而然的以为,他这番话是卫洛所教导的。

    当初,卫洛所说的话,他还令史官书于册简上。正是这些话,令他觉得卫洛有大才。只是,她有再大的才华又能如何?她只是一妇人!一个妇人有大才,实在让人不敢细思,深思啊。不然,会越想越不安的。

    再丑的丈夫,有一见识便可为士。可妇人却相反,越是才志高,越是可怖可畏,越是为世所不容。

    这是一种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观念。

    所以,以前卫洛性别不明,来历不清时,泾陵公子下意识中,便一直有打压。这一点他到现在也不明白,自己是在保护她,还是一直忌惮于她?

    义信君一坐下,众贤士便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他们中,有很多人对义信君这个说法很不满。不过,他们也没有提出反驳的必要。

    因为各家各派,对这个才和德的问题,对出身贫贱富贵的问题,一直都有争论,也一直没有结果。实在没有必要在这种场合再起争论。

    低语声中,又有一个贤士站了起来,他向众人双手一叉,行过礼后,也转头看向义信君,朗朗问道:“敢问君出身卑贱,得齐侯宠爱才有今日之势。敢问他日齐侯若不在,君之势在否?君有何能,可保自身长全,富贵不变?”

    这一番话,十足的咄咄逼人!十足地问到了中心!

    他说,义信君是一个弄臣,是凭着齐侯的宠爱才有了今天的权势。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