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东川中学的退队仪式(2 / 3)  禁区之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团队也扩大了数倍。

    但是主教练李自强的办公室还是以前的那个位于球场主看台下方的小房间。

    林学义坐在凳子上,正在看摄影师给这间办公室拍摄空镜头。

    镜头对准了墙壁上的那几件国家队球衣。

    拍摄完空镜头,摄影师将相机架设在三脚架上,现场的灯光也打开,提供充足照明。

    李自强坐在自己办公桌后面,准备接受林学义的采访。

    这是《进球》网为东川中学足球队拍摄的纪录片的最后部分。

    他们从全国大赛之前就跟队拍摄,完整的纪录了东川中学足球队时隔十三年再次打入全国大赛决赛的征程,纪录片还差最后一个结尾。

    现在东川中学足球队的退队仪式,就将成为这部纪录片的尾声。

    「李指导,一晃四年多。四年前您曾经告诉我们,让球员知道怎么赢,比赢更重要。在这四年时间里,您也一直都在践行自己的足球理念,我们从这届全国大赛中也可以明显看到,东川中学的足球独具一格,具有鲜明的特色。恭喜您,取得了成功!」

    面对林学义的称赞和恭维,李自强却摇头:「还不够,最起码,我们没有能够赢下全国冠军。如果赢得冠军就更好了,更有说服力······」

    「其实已经很不错了。虽然没有赢得冠军,但东川中学连续三年为闪星输送了优秀的苗子。前年被闪星选中的荣弋,现在已经在闪星一线队踢上比赛了。从东川中学足球队走出去的球员,融入职业球队总是最快的,我觉得这已经足够说明您当初坚持的足球理念是正确的。」

    「主要功劳还是老胡的。」李自强笑着说。「荣弋是他培养出来的。」

    「但黄昌宇并不是······」林学义说道。

    「黄昌宇虽然不是南城小学毕业的,但他却受益于老胡坚持推广的足球理念。在他的带动下,现在整个东川的青少年足球培养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如果不是这样,黄昌宇可能踢不出来,最起码初中三年他可能就会被埋没。」

    林学义顺着这个话题问下去:「所以三年前东川中学成立初中部,是不是就有这方面的考虑?为的就是打通东川市小学到高中的青训培养体系?」

    李自强点头:「是的,虽然不是全部原因,但也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们的老校长认为要保持东川中学足球队在安东省

    ,以及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初中就是很重要的。要不然老胡在小学辛辛苦苦培育的小树苗,到初中三年被糟蹋了,那根本就到不了我手上。」

    林学义笑:「翟老校长真是为东川足球操碎了心!刚才退队仪式,我们的摄影师还在看台上拍到了他呢。」

    李自强也笑起来:「他经常来看球队的训练和比赛。现在退休了,有更多的时间,这里就跟他第二个家一样。」

    「老校长身体看起来挺硬朗的,精神也很好······」

    「他自己说的,只要让他看球,他就百毒不侵,足球是他的返老还童药啊······」

    ***

    最后的采访在祥和轻松的气氛中结束了。

    《进球》网拍摄团队收拾好东西,和李自强告别,离开了东川中学。

    从正门走出来林学义回头看向东川中学的大门,以及大门上方和左右挂满的横幅标语,就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他想起前年网络上的一个热点事件。

    有人—应该是一个以前不怎么关注青少年足球,甚至都不怎么关注足球的人—拍了一个短视频。

    就是站在自己现在这个视角,拍摄东川中学大门口挂得密密麻麻的横幅。

    边拍还边批评:「······一个中学成天把十年前的毕业生的名字挂在自己大门口,天天蹭热度搞营销。脑筋都花在这些争名夺利上了,还怎么可能搞好足球?」

    然后给发到了短视频平台上。

    一开始还真就引起了一些不明真相,或者说和视频博主一样完全不关注足球的短视频用户的跟风批评。

    在这些人的留言里,东川中学变成了一个消费毕业生名声、强行给自己脸上贴金的垃圾学校。

    其实这个短视频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力,因为这个视频博主也不是什么网红,他的粉丝也就不到一千个,发出来之后并没有立刻引起除粉丝之外的关注。

    直到过了两天,这个视频被某位球迷发现,就跟发现了宝藏一样,转发到全网进行批判。

    然后引来更多球迷对这则视频的声讨和嘲讽。

    还有球迷制作视频反击这位视频博主,同时也是一种科普,告诉那些还不太了解东川中学有多牛逼的人们,东川中学在中国校园足球界,乃至中国足坛,都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人家那些横幅标语上说的可不是在吹牛逼,只是陈述事实而已。

    一所普通的全日制高中出了四个国脚、两个巨星,就是如此厉害。

    你觉得是吹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