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皇太极亲征 一更(2 / 3)  回到明末去当兵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信皇上有一天会明白的,谁忠谁奸,他真不明白也没关系,朝堂之事我们不管,也管不了那么多,我们身为军人就是守土有责,能杀鞑子杀鞑子,能除汉奸除汉奸,当然遇到贪官污吏,我们也照样不会放过,但是有一点,我们决不当流贼,我们还是大明的兵。”

    “可是林大哥,我们已经成了朝廷眼中的贼啦,跟那些流贼没什么区别,他们正在四处调兵遣将剿灭我们呢。”

    “这个我当然知道,但我们不是贼,我们自己得清楚,自古以来就是胜者王侯败者贼,以后你会明白的。”

    “好吧林大哥。”小影闪动着不无迷茫的眼睛点了点头。

    “只要有粮饷,我们不出去做贼,哪怕是义贼也不做。现在太监和杨嗣昌等人得势,我们一是要抓紧练兵,但也不能坐等鞑子,开春了,你带着弟兄们练兵之余开荒种地,如果能实现自给自足就更好了。”

    “知道了,林大哥,你还打算在这山中长期隐居呀。”

    林毅笑道:“我倒是想,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应该是快了。”

    从这一年的春天,他们拿起农具开始种地,放下农具就开始练兵。练兵习武就不用说了,是他们的专业。

    种庄稼垦荒,他们也不外行,小颖在所里过了几年的屯垦生活,王建,张华,贺涛,二虎,王琪等人虽然是边兵,但是卫所的屯垦都是他们干掉的活,林毅更不必说,穿越之前就是农村穷苦孩子出身,这些农活难不住他。

    紧张的练兵,劳累的农活,使他们过得非常充实。到了这年5月份,迎来了第一个收收获的时节,这是小冰河时期过后的一次丰收。这一年不只是林毅他们丰收了,河南山东陕西,河北,很多地方的农民都迎来了一次丰收。

    林毅他们蔬菜和粮食都获得了丰收,除了满足自食自用之外,也有不少的结余,这样到年底也不用为吃饭的问题发愁。

    就在这个时候,边塞狼烟又起……

    公元1637年二月,旧历正月也就是林毅成功劫击晋商的时候。这期间盘踞在盛京的皇太极并没有闲着。

    他派出阿济格阿敏,袭扰大明京畿的同时,谋划着另一场战争。为了扫除征伐大明的后顾之忧,他需要两场大规模的战争,必须征服漠南蒙古和朝国。

    于1936年底,皇太极御驾亲征,攻伐朝国,朝国的李氏王朝,当然抵挡不住八旗铁蹄,派人向大明求救,但是此时的大明已经是自顾不暇,无兵可派。

    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皇太极的军队,攻入了朝国的首都,李氏王朝只好俯首称臣,从此朝国有大明的附属国,变成了大清的附属国。这场战争等于大清把朝国从大明手里硬生生的给夺了过来。

    皇太极班师之后,阿济格和阿敏惨败而回,岳托阵亡,阿巴泰受伤。皇太极盛怒之余,调整战略部署。决定大规模最大明朝用兵,首先,他要攻打的就是锦州。

    这时两个汉臣宁完我和范文程给他建议,要得辽东必先得皮岛,对待大明,现在应该以和为主,以战为辅,禁止屠杀,重用汉人的降将,主要精力对付漠南蒙古,扫平最后的障碍,积蓄力量,水到渠成之后再,大举进攻大明,到那时,大明京师可唾手而得。

    皇太极哈哈大笑,宁完我和范文程真是他的左膀右臂,说到他心窝里去了,当即采纳了二人的建议。

    开春时派出阿济格进攻皮岛,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三个大汉奸,率本部人马随军出征。

    现在的大清可不止是八旗,满清的八旗加上漠北蒙古的两个旗,再加上汉人的一个旗,一共是十一旗人马。

    汉人的一旗,就是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这些降将的人马,三个大汉奸,现在全部封王。

    这时,大明方面传来消息,晋商给他们送的货物被劫,林毅在营州一带出没。

    皇太极震怒,这是一批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连年的征战,大清的战略资源显得尤为匮乏。晋商在营州被劫,损失的还不仅仅是一批战略物资,影响的是大清和大明的边贸易生意,死了那么多人,晋商哪还敢来?没了晋商的资助,他的战略部署就会被打乱。

    皇太极赶紧找来两个大学士,范文程和宁完我。二人再一次给皇太极出谋划策,这一次他们主张对大明局部兵。不是进攻锦州山海关和宁远,仍然是绕到蒙古方面,入关袭扰大明京畿,一是抢掠一些战略资源,二是逼迫大明朝议和让步,三是给营州一带的林毅等流贼以打击。

    皇太极采纳了二人的建议,天寒地冻,大雪封道,不易出兵。不过他们利用这两个月抓紧备战,在盛上京外,皇太极还亲自检阅他的炮兵部队。

    4月份冰消雪融,阿济格征皮岛的军队出发了。

    又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和调兵遣将,同年八月份,皇太极命令鳌拜在密云北部的青子岭,毁坏长城炸开通道,皇太极带着多尔衮和阿敏,豪格和谭泰,再次越过长城南下。

    历史上的确有此役,不过这一场大战不是皇太极御驾亲征,那是多尔衮为奉命大大统领,岳托为扬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