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牧马杀戮 一更(2 / 3)  回到明末去当兵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下如此嚣张,这无疑是崇祯皇帝的耻辱,是文武百官的耻辱,是整个大明朝的耻辱。崇祯不想上城头,但又忍不住不上。

    依然是东门城头。崇祯皇帝率领着文武百官,手扶垛口,往城下观看。

    九月的天气,秋高气爽,天气格外晴朗,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站在城头四外一揽无余,崇祯皇帝的眼睛非常好使,只要没有障碍物,十几里以内的情况他都能看见。

    护城河外,鞑子们已经撤出了一大片空地。他们来去自由,像闲庭信步。更有些鞑子,不顾城头上黑洞洞的炮口和剑拔弩张,纵马来到护城河边,在河畔饮起了战马。有说有笑,仿佛城头上戒备森严的明军将士,根本不存在一样。

    城头上刘肇基和黄得功这些军将气炸了肺,打不赢他们宁愿出去力战身死,也不愿受这种耻辱。但是上命难违,他们也只能在这看着鞑子们嚣张而咬牙切齿。

    他们既不敢擅自开城杀出去,也不敢命令城头上乱炮齐鸣,万箭齐发。上方的意思是,鞑子们只要不大举攻城,他们就不开火,这是保存实力。城中的兵将有限,弹药更有限,不知道各地的勤王之师什么时候会来到,面对强敌,他们只有这样拖一天是一天。

    这时皇太极一声令下,鞑子的军兵往旁边一闪,把老百姓给露出来了,这都是他们这些天掳掠来的汉人百姓,黑压压的一大片也不知道有多少。

    第一批老百姓被赶进了场子的中央。男女老少都有,个个衣衫褴褛,面色凄然,孩童和女人哭哭啼啼。至少有一百多个。

    这时皇太极再一次开始喊话,他每喊一句的话,都被手下的人给无限的放大,专门让城头上的明军将士,主要是让崇祯皇帝和文武百官听。

    皇太极喊话的主要内容是让崇祯皇帝和他的文武百官听着,要么出城和他交战,要么答应他们的条件,他们就可以退兵。具体的条件就是,割地赔款,在边塞设护市,保护双边自由贸易,严惩袭击晋商的盗贼林毅等人,等等。

    这些条件,崇祯皇帝一个都不能答应。在崇祯皇帝看来,并不是因为皇太极提的条件多么苛刻,主要是因为众目睽睽之下,他身为大明帝国的君王,他怎么能够与一个边野小族的汗王讨价还价谈条件?因为大明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些满洲的建奴应该向他顶礼膜拜,都应该是他的臣民,他要谁死谁死,他叫谁生谁生,现在规则变了,皇太极要跟他平起平坐,让他情何以堪?

    因此崇祯皇帝断然拒绝。

    皇太极看着城头上的崇祯,一咬牙道:“朱由检,你身为大明帝王,却保不了你的子民的安全,看你今后还有何颜面坐这金銮殿。朕手里现在有你的10万子民,记着,他们都是因为你昏聩无能而死的,朕要把这十万子民全部杀光,这都是你逼的。来呀给我杀!一直杀到他们答应朕的条件为止。”

    皇太极凶相毕露,一声令下,这些鞑子们纵马就冲过来了,他们一个个像发了疯的野兽一般,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就开始砍杀圈子当中的掳掠而来的老百姓。

    这些百姓手无寸铁,出于求生的本能,他们也不能等着挨刀。男女老少四散奔逃,呼号连天。但是他们的两条腿怎么能赶得上战马的四条腿?很快被鞑子们追上了,砍翻在地,鲜血迸溅。

    老人倒下了,妇女倒下了,小孩哇哇直哭,扑在娘的身上,无论怎么哭喊娘亲也醒不过来了,这时被冲上来的鞑子一刀捅透了,小孩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还有一个妇女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被一名鞑子追的连哭带喊,鞋跑丢了,赤着双脚,继续跑。

    “救命啊!救救我的孩子……”他一边跑,一边向城头上的明军哭喊。

    这名鞑子也是有意的玩她,把她们娘俩当作快要到口的猎物,妇女拼命的叫喊奔跑,婴儿呱呱直哭。

    终究没有人来救他,很快妇女终于跑不动了,摔倒在地,脸磕破了,她全然不顾,紧的抱着怀中的婴儿往前爬,还在向城头上喊救命。

    这名鞑子玩够了,张弓搭箭,嗖的一箭射出,这名怀中还抱着婴儿的妇女,正爬到了护城河边儿上,被一剑穿透了后心,挥舞着带血的手臂,最后还喊了一声,“救救……孩子,我的孩子……”

    城头上的将士义愤填膺,崇祯皇帝不忍再看,闭上了眼睛,文武百官有的摇头,有的扭脸,有的还落下了同情的泪水。

    眨眼之间,一百多名男女老少,被鞑子砍倒了一地,鲜血把土地都染红了。

    这场面实在看不下去了,新任的总督杨廷麟,总兵官刘肇基,京营副总兵黄得功纷纷过来,再次向崇祯皇帝请令,表示愿意出城抬棺决战。

    崇祯皇上刚一犹豫,以杨嗣昌为首的主和派赶紧反对,现在他们不是主和了,关键是怕死。刘肇基这些人如果杀出去了,必然是战死,保护上京和皇上的人自然就少了,京师如果被鞑子攻破了,他们也就完蛋了。

    “陛下不可。这明显是皇太极他们用的诡计,把我们激怒了,让我们出城送死,几位大人千万不可意气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