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8章 宜昌议事(2 / 3)  回到明末去当兵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虚职,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位列三公(三孤)。

    在那封建年代,皇上一家独大,太子的老师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皇上亲口加封,孙传庭至多是一个三边总督,连兵部尚书都还没混上,因此从这方面说,林毅要比他级别高,只不过从作战序列上,林毅这个密云总兵归陕西三边总督统领调度。

    因此林毅进来之后先给他施礼,但他必须得还礼。这就是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

    “哈哈,林大人不可多礼,本督还礼。”孙传庭说着,将左良玉,贺人龙牛成虎,白广恩,等等在坐的众将向林毅引荐。

    连总督大人孙传庭都起身恭恭敬敬施礼,何况是他们?因此左良玉,贺人龙,白广恩,牛成虎等,不管他们内心里怎么想,表面上都不敢僭越失礼,纷纷起身对林毅打拱作揖,道:“见过林大人,参见林大人,林大人久仰了。”

    “呵呵,不敢当,幸会幸会。”林毅也冲他们笑着拱了拱手,客套了两句。

    “来呀,赐座。”孙传庭又道,然后他自己在帅案正中间先坐下了。

    “诺。”有人答应一声,赶紧给林搬过来一把太师椅,林毅也没有客气,一屁股就坐下了,坐得端端正正,舒舒服服。

    林毅坐下之后,左良玉,贺人龙,牛成虎,白广恩,这些人才敢落座。

    别看都是坐下,但是由于他们身份地位的不同,坐与坐有很大的区别。

    其他人在孙传庭面前,坐的都是笔管条直,那是大明军人的正规坐姿,只有严肃,根本不敢有半点懈怠。更不敢有林毅那么放肆的坐姿。

    不过孙庭,白广恩和刘成虎等人心中暗想,先让姓林的风光一会儿吧,一会儿他就跟贺人龙一块推出去砍脑袋了。

    直到林毅端端正正的坐好之后,才知道哪个是左良玉,哪个是贺人龙。

    对于左良玉的名望,林毅穿越之前,脑子里就有这么一号。在明末提起各大军阀,左良玉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像什么四镇总兵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都得往后排。

    因为不管是论实力,论战功,还是论对大明的影响,左良玉都比其他军阀更有资本。早期的左良玉是侯恂麾下大将,在辽东跟清军征战,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升任为总兵官之后,主要是围剿农民军,对张献忠、李自成、罗汝才和老回回等大股流贼的战斗中,更是功勋赫赫。虽然后来,他拥兵自重,飞扬跋扈,不听朝廷,与贺人龙相比,有过而无不及,就这方面来说,他还是贺人龙的老师,但这正是他实力的象征。

    崇祯皇帝敢下旨处死贺人龙,却不敢对左良玉下手,而且后来把他提到跟吴三桂同等重要的高度,全都封了伯爵之位,可见左良玉的实力有多么强大。

    崇祯皇帝奢望他们俩保卫京师,对抗流贼和关外的建奴,扶大明的大厦于将倾,可惜左良玉和吴三桂都没有让崇祯幸免挂到煤山那棵歪脖子树上的悲惨命运。

    崇祯皇帝上吊之后左良玉也开始更加活跃在明末的政治舞台上,占据武昌,兵力最多的时候,据说拥有80万人马,成为南明军阀势力最强的一镇诸侯,没有之一。

    后来朱由崧在南京登基之后,左良玉跟马士英不合,以清君侧为名,这位宁南伯从武汉起大军几十万沿江而下,明目张胆的扯旗造反了。九江一战左良玉病死,这个时候,满清大军已经压江而来,他的儿子左梦庚率领手下20多万军队,不战而降。

    如果打不过又不想无谓的战死而投降也算是情有可原,关键是这个左梦庚因不敢战而投降,而且投降的并非什么强敌,而是以二十万之众,投降了1万清军,成了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汉奸脓包将,至此左梦庚败尽了他老子左良玉的一世英名,成为名副其实的旷古未有的败家子儿。

    左良玉他们家这两代的前前后后,林毅了如指掌,现在一看这个左良玉,哦,威风不可一世的左良玉原来长的就是这个样子,体态彪悍,黑参参的一张脸皮,略微有些络腮胡,年纪大概40多岁。

    想想他的前身后世,感到他们左家就是两个字——窝囊,要对他们左家做个评语,那就是:老子曾经轰轰烈烈,儿子最终窝窝囊囊。

    然后林毅不经意间目光又落到了贺人龙的身上。单听他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人中之龙嘛!

    仔细打量他的貌相,发现此人生了一双八字利剑眉,一双虎目格外明亮,跟武侠小说里的武林高手差不多。方脸膛,黑胡茬,看年纪30多岁,如果论彪悍,跟出身关宁军的名将祖克勇有一比。

    对这个贺人龙,林毅当然也不陌生。贺人龙虽然跟李自成、张献忠是同乡,但是他跟李自成张献忠有本质的不同,贺人龙是万历年间的武进士出身,开始的时候他是延绥守备官,在陕西巡抚洪承畴手下当差。

    也就是说贺人龙没有当过贼,人家是根正苗红的科班大明武官,后来镇压农民军作战非常勇敢,打起仗来不要命,外人送货贺疯子,把李自成和张献忠都追哭了。

    从这方面来说,崇祯皇帝以贺人龙跟流贼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