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5章 欲忽悠张献忠必先忽悠李定国 4000字更新(2 / 3)  回到明末去当兵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州大战还历历在目,想想那两场惨败,张献忠有些不寒而栗,单凭他的大西军,绝对对付不了林毅,这是他得出的结论,也是与大清合作的主要原因。

    这些高层机密,身为张献忠养子排名第二的李定国或者叫张定国,又是贵为大西的亲王,他当然心知肚明,现在他要为他的干爹皇上开疆拓土了。

    今年才二十来岁的李定国,胯下追风赤兔马,掌中方天画戟,背后四棱银装锏,走兽壶弯弓插箭,不亚于三国的吕布重生。

    李定国所向无敌,兵马所到之处,明朝的军队望风而遁,一鼓作气,出川之后就杀到了康南一带。

    这一天,忽然接到报告,说前面有一支队伍,打的是大顺军的旗号,李定国闻报就是一愣。

    大顺和大西,就像是李自成和张献忠一样,他们曾经是邻友,虽然有合作也有对抗,但是一致的敌人让他们总体上还是“友邦”的关系,李自成落魄时投奔过张献忠,张献忠不得第时也到李自成的营中避过难。

    但是现在,李定国一听说眼前有一支大顺军,他却感到很是诧异,没有一点见到友军的喜悦,心里还犯起了嘀咕。

    李自成和他的大顺军不是覆灭了吗?山海关一战李自成上了吴三桂和多尔滚的当,三方鏖战时被林毅的军队冲到捡了个大便宜,于是这三军惨败,当然那一战最惨的要数李自成,比当年的潼关大战和南阳之战都惨上几分,那两战还都给了留下十八骑,让他得苟延残喘,东山再起,可这这次连一人一骑也没给他留下,包括李自成在内,全军覆没,再也没有反本的机会。

    早在李自成留在燕京的部队被赶出城外时,林毅已经派兵抄了李自成的老巢西安,山海关大战标志着大顺军的彻底覆灭,至此叱咤风云的李自成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些情况,李定国虽然远在四川,但通过探报和范文程之口已经掌握。

    可是大顺的旗帜怎么又出现了?这些事情才数月之隔,这些难道是大顺军的残余?也未可知。但无论如何不可不防。

    想到这里,李定国立即提高了警惕,并命令部队作好了战斗准备。

    这时这支大顺军也早发现了他们,其实与其说是发现,还不如说是等待!

    因为这支大顺军的带兵主将就是高桂英,此高桂英已经非彼高桂英了。虽然他还是李自成的老婆,但是她现在已经不是大顺的皇后娘娘了,她感激林毅让她杀了吴三桂,为夫报仇,而是成了大明的讨逆军二路兵马大元帅。

    现在他奉了监国林毅之命,计赚张献忠。她现在公开的身份还是大顺军的残余将领,李岩作为他的智囊。

    他们从关外的锦州起兵,长途跋涉,乔装改扮,已经辗来到兴安府一带,派出探马,在这等候大西军十多天了。

    他们现在通过明军对大西军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哪儿打仗,胜败如何等,甚至可以说,兴安一带的明军溃败,是李岩暗中策划的。

    就选中了这个地方,远离大明城池,远离大明官府的眼线,给大西军的将领造成一种大顺军的残余被明军追杀围剿,只能在山野中出没,苟且偷生的局面,也可以认为他们是有意来投奔大西军的。

    现在大顺军也不往前走了,双方相距几十里地,就停下了。

    很快大顺军派出了大将高一功和李过带着十几名亲随来求见李定国。

    现在高桂英和李岩他们当然也探听清楚了,来到这几万大西军为首的将领就是赫赫有名的李定国。

    对于此人他们再熟悉不过了,知道这是张献忠手下的顶梁柱之一,文武双全才,杀法骁勇。

    林毅的计策就是要忽悠张献忠,但是想要忽悠张献忠,第一步看来就得忽悠住李定国,但是想忽悠此人这一关不太好过。

    运筹再好的计策,涉事军将们必须得发挥好,敌人才可能上当。就像是再好的剧本,导演和演员的演技很关键。如果导演导不好,或者是演员的演技很烂,再好的剧本,也成就不了经典。

    这一点李岩和高桂英当然很清楚。

    之所以要派高一功和李过先接触李定国,高桂英和李岩当然有考虑,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妻弟,李过是李自成的侄子,这样最能令李定国信服。

    另外这二将有勇有谋,皆是将帅之才,首先他们必须得把自己当成大顺军的大将角色,与大明和满清全都势不两立。

    还有一点,他们必须得对大西军有足够的戒备。因为有李自成在的时候,他们跟张献忠就是两股势力,面和心不和。不管是张献忠投奔李自成,或者是李自成投奔张献忠,他们心里都保持着高度戒备。

    也就是说,高一功和李过必须绝对入戏,稍有不慎,就会被识破,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种情况下,李定国眼珠转了转了,立即命人布置了一番,然后,请高一功等人进见。

    “来者何人?”李定国明知故问。

    “李定国!……”高一功和李岩拍案而起,他们俩也都是火爆的脾气,从来不会卑躬屈膝,一看李定国这个六亲不认的样子,全部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