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6章 福建郑芝龙 4000字更新(2 / 3)  回到明末去当兵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让进营中,先茶后酒,待如上宾。

    自此,高桂英和李岩这两千多大顺军便暂时成了李定国的一个营,但是他们这一个营仍然是相对独立的,因他们是来投靠,并非是来投降,也就是说他们是合作关系,不能打乱次序进行改编,仍然保留着大顺军的番号,有独立的营区等。

    只是双方行动上一致,有军事行动,双方相互协商,共同伐明,不过暂时表面上他们这一营还是归李定国统领。

    但是这不是小事,李定国在将高桂英和李岩等将待为上宾之余,立即写了一封折子说明情况,并派人飞马到京师(指西京成都)向大西皇上张献忠奏报……

    东南沿海福建总镇,南安伯爵府,大清汉臣之第一人的范文程奉了孝庄皇太后和摄政王多尔衮之命,潜入关内来实施他的“汉人制汉”大计,福建是他的第二站,也是最后一站。

    范文程现在与张献忠谈妥了条件,并签订了协议,这个大汉奸心里更有谱了。

    叫开门送上了拜帖。他当然不敢先亮明身份,现在他是以商人的身现拜见郑家的。

    现在的郑家的老大当然是郑芝龙。此人不只是在他们家排行老大,更是整个福建郑氏家族的老大。

    郑芝龙一共亲弟兄5个,老大郑芝龙,老二郑芝虎,老三郑鸿逵,老四郑芝豹,老五郑芝莞。

    郑芝龙是个传奇的人物,从小就不好读书,有膂力,爱习武,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跟随舅父到海外做生意,经常往返于南洋和东洋。

    后来结识了大海盗刘香,成了一个亦商亦盗的人物,后来招徕了郑兴、郑明、杨耿、陈晖、郑彩等部将。他将部下分为十八先锋,结为“十八芝”,势力进一步壮大,生意做到了南洋东洋,后来和刘香闹翻了,双方发生了火并,郑芝龙的亲弟弟郑芝虎战死。

    但是很快郑芝龙便除掉了刘香,势力遍布东南沿海,无论是倭寇、荷兰殖民者和和明朝的官军,郑芝龙一概不惧,抗击倭寇,屡败明军,还两次打败荷兰殖民者的海军舰队。

    一度成为海上霸主,无论哪里来的船只,经过台湾海峡,必须得向郑家交税,经过郑家同意方可通行,郑芝龙集团富可抵国。

    现在郑芝龙手下私人海军已经发展到了3万多人,各式的商船战舰上千艘,为了招抚此人,崇祯皇上亲口加封郑芝龙南安伯福建总镇,统领福建的军队。

    也就是说现在郑芝龙是多重身份,既是海盗头子,又是商人巨贾,还是大明官场上的封疆大吏。黑白两道,官商两面,手眼通天。

    他私人的水师,加上福建岸上的军队,郑芝龙直接掌管的军队超过10万。

    郑家集团庞大的势力终于被大清帝国看中,范文程见到郑芝龙之后,先是大礼参拜,接着亮明了自己的身份。

    郑芝龙愕然,他也没想到,眼前这个穿绸裹缎带着地主圆口帽的胖老头,并不是来跟他谈生意的大商人,而是关外大清国的三朝老臣,弘文馆大学士范文程。

    郑芝龙看完了他的身份之后,盯着这个老头不禁多看了两眼,觉得这个老头儿胆子太大了。

    大明朝皇上崇祯虽然不在了,但是不还有太子吗?大明旗帜未倒,他还是大明朝的官员,大清和大明向来是敌对之国。这个范文程就敢明目张胆的来到他的府上,难道他就不怕自己把他抓起来交给朝廷?

    范文程说明来意,献上礼单,郑芝龙这才知道范文程是为大清当说客来了。

    让他立即背叛大明,自立为王,大清朝将全力支持他,他们郑家与大清合作,趁乱出兵,尽快占领江南富庶之地,到时候大清和大明划长江而治。

    这个条件相当诱惑,因为现在郑芝龙的实力再强大,也只是在福建沿海一带。郑家军如果挥师北上,趁机占领几个省,一统江南,大半个中国都是他面郑家的了。

    因此郑芝龙慨然应允,把范文程送给他的礼物照单全收,然后大清国跟他们的协议,郑芝龙大笔一挥签上了名字,用了印鉴。

    范文程没想到这么顺利,在郑家住了几天之后,然后一行人离开了福建往关外大清的京师而来。

    这一趟范文程算是满载而归,大西国的张献忠,坐镇福建的郑芝龙,他们很快就会因为争地盘而打起来,最重要的他们还会扰乱大明的后方,这一次林毅出征关外但是后院起火,必然不战自退,到时候清军一块追杀,明军腹背受敌,大清国再入关,灭亡大明征服汉人就容易多了。

    让他们三家先打着,相互消耗,大清坐收渔人之利,将来入主中原统一天下,他范文程功不可没。

    越想范文程心里越美,但这个时候,宁锦防线告急的消息传到他的耳朵眼里,宁远失守1万,清军全军覆没。锦州城被围,大清新任的兵部尚书洪承畴还有三个亲王等几万大军被困锦州已经两三个月了。

    范文程得知这个消息愕然,姓林的真是太能打了,他必须得赶回京师,与孝庄太后和多尔衮商议派援兵,锦州解围之事……

    锦州城外明军的大营。

    朝国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