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1章 死人换活人计划 一更四千字(2 / 3)  回到明末去当兵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之天下,有德者居之,无德者失之。

    一言以蔽之,就是成王败寇,嘴是两张皮,咋说咋有理!

    听着林毅和小颖的对话,哲哲在旁边掩嘴直笑,也不插话,甘愿当一个听众。

    不管怎么说,林毅的军令传下去了,从现在开始允许清军投降了,对投降的鞑子不再斩尽杀绝了,要区别对待。

    军令如山,尤其是林毅的军队,有铁的纪律,用八个字概括就是令行禁止,雷打不动,谁也不敢不执行。

    十几万军队兵马,所到之处势如破竹。现在形势与数年之前完全翻过来了,明军所到之处,清军望风而遁,明军所向披靡,有时候一天最多能够连克八城。

    距离大清的京师盛京,还有二三百里了,胜利在望。

    这期间朝国国王李倧再次偷偷遣使,来请示林毅他们进入大清配合作战的五万朝国军,什么时候倒戈,如何倒戈之事宜。

    林毅笑着回应他们,不急,届时会有他们用武之地的,朝国来使吃了颗定心丸,高高兴兴坐船回去了。

    大清的京师盛京在望,林毅又想到了走马换将之事,如果宋献策算得真准,林丹汗的几个老婆应该还健在,看在巴林和额哲的份上,看在大明和察哈尔又结盟好的份上,必须得救拯救他们。

    这是一个死人换活人计划,用两个死人一个活人,准确的说,这个活人也是命不久矣之人,要从大清的帝都换回来几个活女人,具体的细节必须得好好的运筹一番。

    因为这几个人不管是活人还是死人,都不是普通的人,死的也都是叱咤风云之辈,活的也都是金贵之人。

    这样的计划也就林毅敢运筹,因为他要拯救的这几个女人,不只是林丹汗的老婆和巴林和额额的娘亲,他们现在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贵为大清的大妃或福晋,说白了他们都是大清(先)帝王和亲王的女人。

    要拯救这样几个人,无异于虎口掏肉。

    这一路上没事的时候,林毅也反复想过此事,承诺与人办事,必办忠心之事,何况这件事对大明很重要,具体的计划现在已经呼之欲出了。

    走马换将之计的关键就在洪承畴,现在必须得把他拿下。

    利用晚上安营扎寨休息的时候,林毅带着张华等几名侍卫来到了关押洪承畴的营帐……

    林毅这次出兵锦州城,当然得带着洪承畴,不光带上了他,还把大清的英亲王阿济格和满清第一勇士鳌拜也都带上,当然这是两具尸体。

    还好这一带现在天气还不太热,但也是春天了,这样也不行,因为好多天了,那是没有装尸体的冷藏柜,林毅就用一些酒和冰块冰着,这是在东北,春天的季节找冰块还是好找的,酒加冰块儿,保存尸体,效果还是不错的,要不然这两具尸体早就霉烂变质了。

    他们身上的刀伤和剑伤,找来了皮匠,将该缝的缝,该补的补。头发脱落了,重新给他们种上。金钱鼠尾辫,带上盔甲,穿上甲衣,其实头盔和甲衣里面里面全是冰块和酒,要不然人根本到不了近前,这样尽量保持着尸体。

    做好了三辆囚车,现在这两具尸体,当然不能坐在囚车里。

    但是这一路上,洪承畴坐在囚车里,兵出荆州城的时候,林毅就把他从监狱里提出来了,装进囚车,押着他走。

    洪承畴知道,自己这次肯定活不了了,落到了林毅手里,估计比落到崇祯皇上手里还惨,以前他是大明朝臣的时候,都听说过,林毅对满清鞑子和汉奸恨之入骨,抓住后斩尽杀绝的,绝不容许有俘虏。

    两军争战的时候,满清鞑子和汉奸军打了败仗,他们投降也不成,至少得掉脑袋,罪大恶极的,还有凌迟车裂等酷刑。

    真是倒霉,怎么落到了此人手里?这一次看来有罪受了……

    洪承畴现在有些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后悔自己不该投降大清当汉奸。也后悔锦州城沦陷的时候,他就应该一狠心自杀。

    短短的几年内他坐镇锦州有两次沦陷,第一次他是作为明臣沦陷到鞑子的手中,第二次是他作为清朝的大臣,沦陷到了明军的手中,太富有戏剧性了,这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也就是他有两次机会,如果哪怕有一次他横下心来自己了断,也不会有今日之事,那顶多是一刀之苦。

    而且,如果第一次他自杀了,还能落一个忠君报国的美名,留名青史。

    如果后一次自杀了,也就是数日前林毅冲进锦州帅府的时候,他把宝剑横在脖子上,终究下不了手那一次,如果那次一咬牙,自我了断,也没有今日之苦了。

    而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两次自我了断的机会,自己都没有把握住,现在想死都死不了,姓林的不定怎么折磨自己呢。

    这一路上,洪承畴坐在颠簸的囚车里,胡思乱想,开始不思茶饭了,一连几天,水米不沾唇。

    本来在锦州城监狱关押的时候,他还决定要死也得落一个饱死鬼。

    因为那场饥饿令他太恐怖了,长达几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