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8章 感谢信 二更(2 / 2)  回到明末去当兵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善、济尔哈郎等这一帮老臣,带着上万名大清京营兵,保护着年幼的小顺治留守京师。

    其余的数万名清军这次全被孝庄皇太后和多尔衮拉过来了。

    这里是三岔河城防清军的一处堡垒,离三岔河有30多里,这就相当于孝庄皇太后的御营大帐。

    定更天过后,这里的大营灯火辉煌,一队队巡逻的清军在这里面走来走去,戒备森严。

    孝庄皇太后的大帐里,他们正在议论这次谈判林毅会提出哪些条件,他们应该如何答复,能接受了怎么样,不能接受又怎么样,如何讨价还价,这就是谈判,尤其是两国之间的谈判,这里可有大学问。

    正在这个时候,一名清军的章京拿着一封箭信,急急忙忙的跑了进来。

    在营门口被军将拦住,层层通禀之后。这封信就到了一名小太监手里,小太监进了蒙古包,将信毕恭毕敬的递了孝庄皇太后。

    在场的文武百官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怎么平白无故小太监拿了一封信?

    孝庄皇太后看到了信封上面隽秀的小楷字样,他们现在当然都认识,因为现在他们都识汉字、说汉话,而且现在洪承畴、宁完我、范文程等全都建议满清统治者承袭汉制,仿照明大明,这当然是宁完我、范文程和洪承畴的功劳。

    这些年他们为大清的统治者出了很多好主意,其中主要是这些汉化政策,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到现在的多尔衮,都被汉化了不少。

    孝庄一看这封信是写给她的,一双秀目微微一怔,就问小太监信是谁送来的?

    很快又找到了那名送信的兵将,这名兵将的官职是甲喇章京,孝庄皇太后详细问了这封信的来历,然后才把这封信拆开了。

    眼前的就是文武大臣并不知道新的内容,还认为他们中间出了大明的奸细,因此都目不转睛的盯着这封信和太后的脸色。

    孝庄皇太后从头到尾仔细的读了一遍这封信,只见她读着读者,脸色又开始变了,比白天在两军阵前看到阿济格和鳌拜的尸体时,反应更加激烈。

    那一对好看的柳叶眉又立起来了,眼睛瞪得溜圆,那张嫩白如玉的脸有红变白再由白变红,嘴唇也开始发紫发抖了。

    这下在场的文武众将,太监宫女全都鸦雀无声,大气都不敢出了,他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为什么这一封信太后生这么大的气,这封信里到底写的什么?是谁人写来的?奸细到底是谁?

    一时间,在场的文武包括洪承畴,多尔衮等人心里泛起了嘀咕。

    最后孝庄皇太后用手指向洪承畴,啪的一下把这封信甩到了他的脸上。

    洪承畴傻了,又有一种祸从天降的感觉,但是他仍然不明白怎么回事。

    孝庄皇太后指着洪承畴胸口急剧起伏,一句话也没说出来,最后哇的一口血就吐出来了。

    这下可把在场的文武百官,宫女,太监都吓坏了,顿时就乱了,有人赶紧请御医。御医来了之后询问了病情,然后给她诊脉望闻问切,自不必说。

    趁着这个忙乱,洪承畴战战兢兢,捧着这封信就好像捧了一个烫手的山芋。

    他现在还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这封信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太后看了为什么这么生气?

    他赶紧打开信,仔细观看,看着看着这才清楚,这封信原来是林毅写来的,而且在信中林毅赞扬他的大义,赞扬他的妙计,赞扬他这赞扬他那,但是这些赞扬的话在洪承畴看来无异于像锋利的匕首,刀刀刺向他尊严的神经。

    最后洪承畴面色苍白,满脸沮丧,跌坐在地,信也遗失在了一旁。

    这时孝庄皇太后又发话了,用手指着洪承畴,有气无力的叫道:“来人,把这个狗奴才拉出去凌迟处死!”

    外面的兵将闯进来,拽起洪承畴就走。

    洪承畴做梦没想到,林毅给他来了这么一手,这次他什么也不说了,闭目等死。

    洪承畴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和议论声中被人拖出去了。

    这时多尔衮过来把这封信捡起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