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7章 郑鸿逵兵败 一更(2 / 3)  回到明末去当兵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马在阵前厮杀起来,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人头滚滚,血滚成河。

    这两万人马的混战,按说一时难分出输赢,因为曾德的人马和李定国的人马大都是旧明军或者流贼海盗等等,他们拼起命来,只能是半斤对八两。

    但是李定国的先锋营里有一支特殊的队伍,那便速不台带来的一千多名蒙古铁骑,草原上的雄鹰战力最为强悍,他们的引以为豪的便是他们的先人成吉思汗,虽然到了明末,但是蒙古铁骑战力仍然不俗,就速不台来说,他们这一千多铁骑曾被编为满清八旗的精锐之师,现在也投降了大明,跟敏敏穆特尔的骆驼炮战一道,效忠于林毅这位大明监国了。

    就这一千多蒙古铁骑,南军就抵挡不住,这相当于旧明军与清军八旗精锐野战,双方的实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因此南军没支撑多久便被杀得尸横遍野,溃不成军。

    这边曾德对付一个黄得功还能坚持一阵,但是随后速不台和李定国都上来了,他只有败阵而逃。

    因此曾德这一万人马败回城中时,只剩下四五千人马了,曾德只有坚守城池,连同守城的兵将,城中还有一万四千多兵马,城高池深,固若金汤。因此李定国的先锋营追到城下,连攻几次,也没攻进去,反而损兵折将。

    李定国只好就地安下营寨,想别的对策,正这时高桂英和李岩带着主力部队赶到了。

    高桂英和李岩视察敌情之后,用红衣大炮加上骆驼炮队猛轰高明。这些移动的炮架太厉害了,一度打得城头上的南军抬不起头来。在猛烈火力的掩护之下,明军组成了五千敢死队墙涌来,冲过护城河,爬上城墙,杀进城中,打开城门,数万明军潮水般冲了进去。

    城破之后,南军跟明军展开了巷战。

    混战之中曾德遇到了刘方亮,这是李自成的部将,银盔银甲亮银枪,勇冠三军。曾得使一口大刀二将杀了个难解难分,20余合不分胜负。正这个时候袁宗弟过来助战。

    他跟刘方亮一样,都曾是李自成手下的骁将。此人善使一对钢鞭,与黄得功不同,黄得功使单鞭,而他使的是双鞭。两个人合战曾德,这下曾德抵不住了,且战且退。

    不过曾德这一退算是收不住了,因为明军越来越多,曾德从西门一下退到了南西,又退到了东门,迎面正遇上了李定国。

    两个人杀在一处,数合之后李定国戟交左手,探右手把四棱银装锏抽出来了,对着正对着曾德的脑袋拍了下来。

    曾德一看不好,拼命的往下一低头,脑袋躲开了,这下正抽到脊背上。咔擦一声打得甲叶子乱飞。

    曾德大叫一声,一口血喷到了空中。顿觉得天旋地转,差点从马上掉下来,刀也扔了,拼命的抱住马脖子就跑。

    李定国并没有追他,把大戟挂好,把锏插好,一探手把身上的弓箭取出来了。狼牙箭认扣添弦,铁胎弓开弓如满月,箭走似流星,仅跑出数十步开外的曾德应声落马。

    李定国插好弓箭,二次摘下大戟,提马冲到近前手起戟落,曾得人头落地。

    曾德一死,群龙无首。南军纷纷投降。明军很快拿下了这座县城。,一个时辰之后。主帅高桂英和李岩还有大将祖克勇等,带着大队人马,进入了高明。

    高明被拿下来之后等于摘取了广州的门户,因为高明离广州不足百里,明军在城中稍事整修兵马,然后十几万明军向广州扑来,先锋仍然是李定国为首,副先锋黄得功,副将速不台带着他的蒙古铁骑。

    此时坐镇广州的南军大将是郑鸿逵,此人是郑芝龙的四弟,也就是郑成功的三叔。

    这是十八芝之一,原名郑芝凤。他跟郑芝龙,郑芝虎、郑芝豹,郑芝莞等早年闯荡江湖,闻名于南洋和东洋。后来接受朝廷招安,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郑芝凤因因为考取功名做了镇江总兵并改名郑鸿逵。

    崇祯上吊之后,郑芝龙认为属于他们的春天来了,自立为南安王,后来建立了大南帝王,登基坐殿,郑鸿逵也被招回来了,现在也封亲王了,成为大南帝国的支柱人物,坐镇两广。

    本来郑鸿逵在两广实力非常雄厚,手下有大将郑成功、曾德等人,还有与他们合伙的李定国。外加有葡萄牙殖民者为他们撑腰,对付大明绰绰有余,但是好景不长,李定国投降了明朝,郑成功被调走了,明军咄咄逼人,南军接连丢城失地,葡萄牙殖民者也跑了。不但广西丢了,现在半个广东也丢了。眼前高明又被明军拿下了。

    郑鸿逵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无独有偶,又有人来报,明军大将刘文秀率领2万水师一举赶跑了葡萄牙殖民者,从广州的港湾区岛登陆,一举拿下了新安县,兵锋直逼广州。广州城两面受敌,这真是雪上加霜,郑鸿逵不敢出战,只有坚守广东城待援。

    哪知援兵没到,便得到了郑成功投降大明的消息,郑鸿逵愕然,在广州城他坚守了40多天,坚固的城墙终于被明军的红衣大炮加骆驼炮给轰开了一处数丈的缺口,明军潮水般杀入城中。

    郑鸿逵知道广州守不住了,带着残兵败将夺路而逃。明军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