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1 / 5)  叶挺传奇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叶挺杀马和神秘莫测的“凯卡波尔塔”之门。

    沉闷变成恐怖笼罩着徐家祠。

    叶挺坐在警卫弄着的火堆旁,两眼愠怒,一脸愤慨。

    昔日蜚声疆场的北伐名将,此刻心情恶劣极了。

    全军面临着被歼灭,作为一军之长,是难以饶恕的奇耻大辱呵!

    这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怎么交代?又向世人怎么解释?更重要的是怎样向千万个以生命为代价的忠勇的新四军战士谢罪?

    叶挺自从由一个海外游子怀着一腔热血回到惨遭日寇蹂躏的祖国,就一心想率领新四军健儿驰骋于广阔的抗日战场,“马革裹尸当自誓,娥眉伐性休重说”,血洒疆场,壮怀激烈,谁知道最后竟然要重蹈波拿巴·拿破仑“滑铁卢”惨败的覆辙!

    这场惨败的悲剧是项英一手制造的!

    这绝不是叶挺推卸他这个当军长的责任。叶挺到今天已是四十五岁,还没干过一件诿过的事。

    叶挺是鄙视项英的。

    叶挺也不能忍受项英对他的鄙视。

    叶挺对项英专权有意见。叶挺并不甘心当这个有职无权的傀儡军长。他将与项英的矛盾据实向中央领导同志报告,他们两个人的是非曲直交由中央裁决。但是,叶挺从来不在部下和国民党部队的老同学乃至老袍泽面前散布他与项英的沟壑。

    “休论人之短,莫夸己之长,施恩不望报,受惠慎勿忘,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虚荣不足慕,古诫勿违抗。”叶挺幼年熟读的《崔氏家传座右铭》,时刻涌怀,终身不忘。

    由此看来,儿时的教育对于确立人的一生的情操至关重要。

    可是,项英居然不顾这么多将士的安危,离队而去,这与临阵脱逃有什么两样?

    叶挺最恨逃兵。

    当年,在平定夏斗寅之乱的战斗中叶挺挥泪处决那个退缩到大树后面的新战士。就是佐证。

    “生作人杰,死为鬼雄”。这是叶挺人生的坐标。

    没想到,像项英这样高级的干部在这九死一生的严酷时刻也弃队而去!

    项英的出走,在整个部队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呀!

    天渐渐黑了。严酷的冬雨时紧时收,远处的枪声紧一阵疏一阵,冷风挟着雨梢,抽击着四周的树木和枯草,发出飒飒的呜咽般的声响,祠堂四周的土地、山坡、岩石上的股股浊流。在哀叹地奔跑。雨夜潇潇,冷空凄寂。

    定坐在火堆旁吸烟凝思的叶挺胸中不时涌上股股寂寞和孤单的思绪。

    与妻子李秀文才分开一个多月,怎么现在觉得却恍如隔世呀!叶挺想。

    “希夷,你实在觉得不顺心就辞职吧,新四军离陕北太远,蒋介石又不信任你,项英还架空你……”李秀文温存体贴的话语像热浪一样暖着他发冷的心。

    “秀文,我现在是身不由己呀!从夫妻和家庭来说,我欠你和孩子们的太多太多,可以说我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可是我既然当了新四军军长,在延安时党中央和毛主席那样理解我、信任我,我明明知道这个军长不好当,为了抗日的大局,不好当也得当下去呀,士为知己者死嘛!但万万没想到,这次北移付出的代价这样大,说不定我带给你们的将是耻辱的十字架……”叶挺触情伤怀。

    李秀文在离开云岭时,为避免看到众多的人送行的感伤场面,与叶挺凌晨动身去上饶。她抄录一首唐诗,作为与叶挺的临别赠言:

    万里人南去,

    三秋雁北飞。

    不知何日月,

    得与尔同归。

    叶挺将李秀文送到上饶,也抄录了一首唐诗作为回赠:

    江上风烟积,

    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

    还望将如何。

    一阵急促的脚步叩醒了叶挺伤怀的情感。一个机要员送来一份急电。

    叶挺闻听是电报,嚯地站起来,两道浓眉又如利剑般插向鬓角,那昂扬的神态像一个匍匐在前沿阵地手持上了刺刀的战士听到冲锋的号角。

    这就是一个优秀军人的特殊素质。

    叶挺凝目一看,是中原局发给他和梁朴的:

    项、袁、周口不告而去,脱离部队,甚为不当,即在以前他们亦有许多处置不当,违反中央的指示,致造成目前困难局面。望你们极力支持,挽救危局,全力突围走苏南,并直令二支队接应。

    叶挺看过电报,又重新将目光紧紧盯在“望你们极力支持,挽救危局”,胸中被激起一股大潮似的亢奋。啊,中原局已经作出了正确的评定,这次导致目前的空前的困难局面,完全是项英“违反中央的指示”造成的。现在由我来“挽救危局”,不是“临危受命”吗?危急,才需要军人的胆识和无畏!

    这当儿,梁朴接过叶挺交给他的电报,看罢,毅然表示:“军长,你大胆决断吧,我坚决支持你!”

    “好呵,”叶挺以热辣辣的目光看了梁朴一眼,然后命令参谋处汇报敌军情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