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五章 民生治本或治标(第三更)(2 / 2)  带着系统来大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样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在这种平静下的力量,向往着美好生活。

    “易弟,同样的人,在别处无活路,到庄子,为何变了?”李隆基这是问政了。

    “因为他们没学问、见识少,所以在别的地方重复一种劳作,一旦有点意外,自己就慌了。”

    李易从根本上说起,百姓生活有局限性。

    “当怎般施为?”李隆基再问。

    “治本应读书,全民读书,不止四书五经,还要学杂科。生活为先,科举为后。

    治标快,找聪慧官员,命官员领头。

    有的县只有几百户,县令稍稍想些办法,也就照看好了。

    百姓需要一个带着他们做事的人,他们有力气,不怕苦累。

    能攒下一点多余的家资,他们也会努力干。”

    李易说出他那时的人都知道的事情。

    李隆基略作思忖,颔首:“是官无能。”

    “是他们不愿做。”李易觉得能力是个问题,态度更重要。

    官员都想掌控全局,从大方面出发,具体的不理会,太累。

    他接着说:“若我是旁边县的县令,我会派人过来庄子看,然后回去分析一番,组织人手摇煤球。

    煤球多了,再组织人手运到长安城里卖。

    看看本县的百姓需要什么东西,与大商人商议价格,集中大量购买,价格便低。

    带回去给百姓,百姓得利,能攒下些钱财。不然冬天闲着,少了份收入。”

    李易说情况,他那时很多官员就想办法帮百姓卖东西,什么土豆了、水果了,然后再集中买化肥。

    不那么干不行,别人干了,自己不干,会被收拾。

    李成器一拍手:“对呀,摇煤球是个好法子,易弟你再说几个。”

    “大哥我觉得吧,把刀架在官员的脖子上,官员想到得比我说的还要好,他们行的,要对他们有信心。”

    李易笑着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