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七百零一章 师之教导于人生(第三更)(2 / 2)  带着系统来大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些语言他全会,感觉这个不属于技巧什么的,常规操作。

    头一天还跟大臣们商议吐蕃军事压制与妥协、和解,晚上就能谱曲带着一群人开心地表演。

    这是李隆基,他哥李成器也是一样的。

    历史上的李成器就聪明,很少干一些不该干的事情。

    唯独这个人,看上去他都是对文人的一种交流与欣赏,实际上他有野心的。

    历史上的王维,跟他交流。

    驸马都尉裴虚跟岐王交流被收拾,万年尉刘庭琦、太祝张谔跟岐王交流,挨收拾。

    杜甫也写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里面就有问题了,岐王没毛病,有这人,崔九是谁?王维的小舅子。

    王维买跟岐王关系好,家里有钱有势。

    杜甫不是一向清高嘛?怎么就跟人家写诗讨近乎?

    如此去分析,所谓的诗圣,也就是跪着的那个,一边嘲讽着权贵,一边为权贵跪着。

    他之所以嘲讽,是因为他没干上去,他总想一步登天,直接接替他先辈的地位和官职。

    在发现无法实现后,给他个官他都不当,说白了就是他的眼中只有官位和自己的地位,没有百姓。

    看着他写的诗,百姓这个不容易,那个拼命啥的,他就是写而已。

    给过他机会了,让你当一个地方的主官,你带着百姓过好日子呗?

    他干什么了,一边写着百姓太难了,一边辞官不干了,我是州府官?我有傲骨的。

    后来给他个更大点的官,安史之乱出现了,他一看,我草,不行,跑吧!

    跑出去八百里,想一想,百姓太难了,我得写首诗。

    他跑了,当地的百姓跑不了啊!

    把这个岐王的事情一展开,就知道杜甫是个什么样的人了,他也是个人啊!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