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4章 勋爵制度(1 / 2)  明朝大丈夫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百度明朝大丈夫吧』

    VIP章节的连载贴,禁止灌水:

    公众章节到创世阅读,为作者增加点击

    请有能力的朋友订阅本书,支持作者,使其走的更远。

    没有能力的朋友请注册创世帐号,为作者增加收藏、并投推荐票。

    懒得去创世的吧友,也请看完更新帖后,回复下,慰劳下更新人员。

    %%%%%%%%%%%%%%%%%%%%%%%%%%%%%%%%%%%%%%%%%%%%%%%

    李景点点头:“骆养性这个人办事中规中矩,还是比较可靠的,至于贪点小财,你睁一眼闭一眼就过去了,不要太过认真。”

    马五笑道:“大哥放心,我知道怎么做。说起来,自打老骆跟了大哥以后,还真没犯过以前的毛病。

    这段时间老骆挺辛苦的,也立了不少功劳,我打算把大哥给我的酒楼赏他一座。”

    李景摇摇头:“那是给你的孩子留的产业,你不要胡乱赏人。

    至于你想赏赐骆养性,你找下张鳌,让他在城外辟一百亩土地赏给骆养性,赋税按照立功将士的标准给他减免一半。”

    “一百亩土地?赏这么多?”马五惊道。

    李景轻轻点了点头:“骆养性的家产以前被咱们抄光了,虽说发还了一些,不过远不及他当初拥有的,骆养性家里人口众多,仅靠傣禄薪水怕是不足以养活那么多家口。

    这段时间骆养性立功不少,也该给他置办点固定产业,这样他家里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以后他做事必会更加用心,不至于为些蝇头小利犯错。”

    马五沉吟道:“但是一百亩土地是不是太多了,咱们那些立功的将士,每次不过赏赐几亩土地,最多没有超过十亩的,一下子赏赐骆养性一百亩,将士们会不会有什么想法?”

    李景笑了笑:“以你的名义赏赐的,跟军政部可没啥关系,将士们怎会有别的想法,”

    马五闻听这才恍然:“嘿嘿,我说大哥怎么让我找张鳌要地,原来己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李景笑道:“当然要考虑。我们给士兵赏赐土地是为了提高士兵的作战积极性,以及提高士兵的地位。但是赏赐要有个度,不能过高,要是过高,士兵立功以后,得了赏赐觉得自己衣食无忧,打仗时就可能畏缩不前,太低也不行,太低的话,士兵们觉得拼命不值得,当初把赏赐定在十亩以内就是出于这种考虑。

    如果我出面赏赐骆养性一百亩土地,士兵们就会想,我们在战场拼命才赏几亩地,骆养性只干一些特务的勾当却能得到一百亩的赏赐,他们会觉得不公平。

    而由你出面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情报部门和安全部门虽然名义上隶属军政部,但实际上却是独立的部门,你给下属赏赐土地,士兵们挑不出毛病。

    至于按照立功将士的标准减免赋税也说得过去,因为情报部和安全部本就是军队的编制。”

    马五闻言轻轻点点头。

    一百亩土地看似不多,要是在以前根本算不了什么,随便一个当官的,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家里恐怕都不止这点儿土地。

    但是李景执政以后籍没了大量圈占的土地,随后李景下令,以后官员置办土地跟他们的品级挂钩,七品以下的官员不得超过一百亩,七品以上随品级递增,每升一级增加五十亩,但最多不得超过五百亩土地。

    李景制定这些标准,是不想让官员阶级利用权力兼并土地。

    李景可是知道封建社会的弊病是什么,历史上为什么那么多朝代到了末期都会有老百姓造反,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大量的土地被官绅地主兼并。老百姓无地可种,当出现灾害时,老百姓衣食无着,只好揭竿造反。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农民起义,东汉的黄巾起义,唐朝的黄巢起义,北宋的方腊起义,南宋的杨么起义,元朝的刘福通,郭子兴起义(朱元璋是郭子兴的下属),明末的王嘉I,高迎祥起义(李自成是高迎祥的下属,张献忠是王嘉胤的下属)都是如此。

    实际上如果不是大明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不管是老百姓还是官员,土地都是他们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李景制定的标准还会更低。

    而且从这个标准可以看出李景对武人的看重,因为士兵拥有的土地有减免赋税的优惠,而文官体系没有,该什么标准就什么标准,该交多少就是多少。

    不过官员们要是有爵位或者是勋位亦或是散阶的话,拥有的土地数量可以加上勋爵和散阶的等级标准大明原来的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及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

    勋位分文勋和武勋。

    文勋分为五品十级,正一品为左右柱国,从一品为柱国,正二品为正治上卿,从二品为正治卿,正三品为资治尹,从三品为资治少尹,正四品为赞治尹,从四品为赞治少尹,正五品为修正庶尹,从五品为协正庶尹。

    武勋分为六品十二级,正一品为左右柱国,从一品为柱国;正二品为上护军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