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章:大发现(3 / 4)  我的姐夫是太子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氏,因为协助足利家族平叛有功,所以征夷大将军府,已将他召往幕府,授予了更重要的官职,还在幕府附近,重新授予了他一块土地。

    如此一来,这江户,也就自然而然,成了越王朱瞻墉的基地了。

    朱瞻墉原本对于这里重新筑城是颇有几分顾忌的,毕竟扶桑不比其他的地方,这儿有不少现成的城池,就比如从前出云国的出云城,就很不错,只要扩大一些规模,即可。

    可真正抵达了这里,他才知此处的好处。

    这里正好临考着一处大海湾,即便遇到了较大的风浪,船只在可在此地躲避风浪。

    除此之外,此地乃是天然的良港,周遭的海域,几乎没有多少暗礁,且水深也足够,船只进出,不必担心搁浅。

    这样好的地方,寻常地方可不多见,简直就是得天独厚。

    朱瞻墉所带来的,虽没有什么能吏,可张安世给他的文吏不少,这些人迅速开始前往各处郡县,随即开始进行手头上的工作。

    而此时,盛晨也带着大量的人,直奔出云县石见山去了。

    数日之后。

    盛晨进入这山涧之中,而后,看到一个简易的冶炼炉里,熔炼出来的银灿灿之物,他深吸一口气。

    “周遭都探查了吗?”

    “都探查过了,到处都是,此矿的规模,只怕………比殿下交代的……还要大,我等在直隶和江西布政使司等地,探查过这么多的矿山,还未见过如此规模的银矿。”

    盛晨眼前一亮,而后,他深吸了一口气道:“矿石的品位如何……”

    “定是富矿……盛掌柜,实话说吧,这地方……一旦大规模的开采,我敢保证,即便是全天下的所有银产量加起来,也未必能及得上此处。”

    盛晨:“……”

    他之所以不答,显然是在思考,对方是否有夸张的成分。

    另一方面,是这个小子实在太震撼了,这……等于是捡到宝了。

    “宋王殿下……宋王殿下……真是高明啊,实在高明啊……”喃喃念了之后,盛晨道:“暂时不要将消息泄露出去。眼下藩国新创,立足未稳,这消息传出,可能会引发什么事故也未可知……”

    顿了顿,盛晨又道:“给宋王殿下密报,只怕原先计划的那些机械,还不够,得再想办法,从新洲订购一大批的工具和机械来,我们要在这山涧之中,修缆道,甚至……要铺设木轨,总而言之,前期的准备工作,一个都不要落下。再有,想办法,再从直隶,招募一批匠人来……放心大胆的招募,工钱嘛……好说,这工钱可以是两倍,也可以是三倍,若是稀缺的人,五倍十倍也无所谓。”

    “是。”

    盛晨想了想,又道:“除此之外,看来那些俘虏的叛军,可以派一些用场了,此事,且等一等再说,这几日,我随你们再探勘清楚再说,附近的山脉,都要勘探一遍。”

    盛晨此时压抑着内心的激动。

    他陡然意识到,一个天大的前程,就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很多时候,所谓的功成名就,既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可实际上,这世上比你更努力的人多的是,努力不过是抬高人的下限而已,而真正能抬高人上限的,却是运气。

    不,对于盛晨而言,他深知这不是运气,而是因为宋王殿下。

    一个如此巨大的矿脉,矿石的品质还能上乘,这就足以让他在将来消息传开之后,见诸各报的报端了。

    …………

    冬去春来。

    又过了一岁。

    张安世叹息着时间如白驹过隙,自己还未回过味呢,便已匆匆而去。

    年轻时,他自是恨不得时间过的快一些。

    可如今,倒是舍不得了。

    如今的张安世,倒像是一个闲人,新政上了轨道,似乎已不再由人催动,它便如脱缰的野狗一般的开始狂奔起来。

    这上上下下,从陛下到监国的太子,再到文渊阁大学士,到各部的尚书和侍郎,乃至于商贾和寻常的军民,似乎他们对于新政,也已耳熟能详。

    有时这天下的变化,张安世自己竟也觉得有些跟不上,各部尚书之间,彼此说的一些时兴话,张安世竟有时也不解其意。

    张安世起初有些不适应,他一直是一个主导者,原本这上上下下的事务,非他不可。

    可当周遭的人,似乎都开始越发的得心应手时,张安世才发现,现在的自己,似乎显得多余。

    说到底,终究他的智慧和才能,从不比古人要高明多少。

    无非只是……自己比别人多一些高瞻远瞩,晓得五百年之后的历史进程而已。

    而如今,这些优势,也渐渐的开始逐渐丧失,或许别人没有察觉到,可张安世自身却清楚,自己已慢慢的归于平庸。

    这大明永远都不缺智商超绝之人,这些人一旦开始熟悉掌握新政的脉络,便能迅速的举一反三,迸发出教人无法想象的创造力。

    张安世如今倒是适应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