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九十六章 新设郡县(2 / 2)  雄起中亚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也会联系得更加紧密。超级城市,更是可以预料地会出现。

    两相比较,更多的商贾都喜欢在这里注册商行,开办工坊了。

    好在阿姆河到木尔加布河的运河已经在建了。其北延方向--阿母到蒲华段,更是修了三分之二。

    其中马鲁一城,就有七十八万的人口。

    另外还有蒲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其中赋税第一的是蒲华郡!

    最后便是蒲华宽松的商业环境。

    因为不是都城,低价、人工成本等都没有马鲁来得高昂。而且规矩的话,也不如都城多。再加上李承绩一早就将蒲华定位为呼罗珊的经济之都,这里对商人的政策有一定的倾斜。

    赋税的第二的,则是马鲁。

    达到九十一万!

    沟通南北,联络东西,各个地方的商货,都要经过这里运往全国各地。并且处在窣利水的下游,气候不如马鲁干燥。纺织业新投入的水轮机车,以水为动能,带动纺织效率。

    蒲华有窣利水的存在,满足了水轮机车需要的动能。而且窣利水是一条常年河,虽会因季节的更替而出现河水涨跌,但总体来看,还是一直有水源的。

    都城有着都城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身处大漠,地理环境不如蒲华。但都城的磁吸效应,还是让马鲁大放光彩。而且人口在诸多郡县中,也是最多的。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从不足二十万到将近八十万,人口可谓是暴涨了四倍。也难怪城墙一扩再扩,房子一建再建。木尔加布河下游都因马鲁河过快的人口增长,出现萎缩的情况。

    这为蒲华郡的赋税营收,贡献了很大的一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