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七十二章 齐王世子(2 / 2)  雄起中亚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更新换代很快,而且要成名,时间也越来越久,越来越难了。所以拥有良好声优条件和表演优势的戏子投入皮影戏,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大很多。

    特别是现在这种皮影戏初期阶段,优秀的皮影表演者不多。一些戏子改行,面对的行业竞争就小得多。

    另外戏剧表演对舞台要求也很高,一般比较出彩的戏剧节目,只能去戏院。但有些身家不错的豪门显贵并不喜欢凑热闹,就只能请戏班子来府上表演了。

    这么一来,出场费自然就高了。并且和完美的戏院舞台相比,私人的戏台总是难免差了些味道。

    所以皮影戏的出现,就刚好弥补了这个遗憾。

    可以说,如此形式多样的娱乐消遣着实开拓了他的眼界。在夏国,他们这样的贵族最喜欢的消遣就是一边喝酒,一边看姿色绝佳的舞姬跳舞。

    这戏班子不能天天请,但皮影戏就能时不时的看一看了。

    此刻表演的是《西游记》孙悟空大闹花果山。作为跨越时间的四大名著,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尤其是这种神话题材的戏剧,就更容易被人接受了。

    虽然也为大元的宣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每次为此扶持的第纳尔也数不胜数。所以不仅官府对报纸的发行不热衷,民间也没什么兴趣。若不是李承绩坚持,户部会将《大元日报》以外的其他报纸,都给关停了。

    &n

    bsp; 这也给其他报社指明了一条赚钱新路。

    如今大元的媒体行业发展,可谓是一日千里。

    后来因《西游记》的火爆程度实在出乎意料,《大元商报》不得不增加版面,以便多发行一些内容。虽然报纸的价格也涨了一个铜板,但依旧打消不了百姓们的‘秒杀’热情。

    一来皮影戏的表演者数量不多,二来对舞台的要求也一般。一些不那么富裕的人家,隔三差五的请戏子来表演皮影戏,就还在承受范围之内。

    这时一个下人跑了过来,贴着李德旺的耳朵说了几句。

    只是遗憾的是,这样的舞蹈在大元是上不得台面的。一般也只有显贵之家会请青楼的姑娘去家里私下跳舞!

    也就是那个时候,《大元商报》上登出了招标广告的消息。并通过竞价的方式,拍出二十第纳尔一平尺的广告位,为《大元商报》带来难以想象的收入。

    因为之前报纸都是由大元官方扶持!本着开启明智,引导舆论的想法,报纸的价格又极低。几乎每家报纸都是卖一份亏三分。卖的越多,亏的也越多。

    看着李德旺领着下人快步离开,李萧氏看了一眼伺候的贴身侍女,随即对方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虽然有大元这边的俸禄和夏国那边的接济,再加上一些在大元值办的产业,过得比普通人家好上太多了。但是和那些产业遍布大元数省的大商贾相比,还是远远不够的。

    李德旺的县公府就是如此。

    也有文雅一些的高尔夫、羽毛球等体育活动。

    这和李德旺是没什么直接干系,但是和他看的皮影戏有关。在大元生活了近三年,他也渐渐有了大元的生活习惯。比如看报纸,比如喝奶茶和咖啡,还有酸奶消食。下午心情不错时,再来些瓜果和饼干、蛋糕、面包之类的零食和糕点。

    李承绩命令文宣司底下的《大元商报》专门空出一个版面,刊发《西游记》。这下子不得了,立时让《大元商报》的销量达到‘秒杀’的地步。

    于是,经常请戏子来表演皮影戏,就成了他最常消遣的方式了。

    “吃俺老孙一棒!”,皮影戏里的孙悟空气势汹汹的大叫道。李德旺的儿子坐在他的腿上,欢喜得拍起手来。

    但是在大元去了一趟青楼后,他就对一般的舞蹈没了兴趣。

    娱乐活动的话,则是听书看戏。有时在新戏上演时,去戏院悄悄。有时在火爆上市时,去奶茶店、面包店或是茶馆听说书人讲讲。感受身子骨太久没动时,可以去郊外来场马上蹴鞠。

    因为和那些穿着盛装,只会扭腰动手的舞姬相比。那些青楼女子的钢gan舞、脱yi舞、电tn舞实在有意思多了。

    本来还一脸高兴的李德旺,立时脸上一变。就将儿子放到李萧氏怀中,说自己有事儿要去处理一下。

    但现在经过《大元商报》这么一冲击,所有人都知道报纸是个赚钱利器了。再加上礼部已经放开了民间发行报纸的门槛,一些民间小报社也得以成立。

    李德旺当然也是想这样做。不过家里的结发之妻-李萧氏对青楼的姑娘向来反感,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允许这样的狐媚子进家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