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卷 仙侠水浒传 第一百一十八章:突有神剑宇外来(1 / 2)  猛萝降世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章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人间界,东京汴梁城皇宫。

    正在全程看戏状态的赵福金微微一怔。

    祂看到方腊身上冒出的漆黑魔气,轻易地浸染了身旁的明教高层,将他们全部魔化。

    众多魔化者的魔气连成一片,如同坠入清水中的墨汁一样,迅速向虚空四处蔓延。

    不过是瞬息间,聚集在帮源洞前的明教教众们,措手不及逃无可逃,以惊人的速度化作了魔化者。

    大部分只是普通人的明教教众,就算见势不对后,拼命逃窜,又哪里及得上魔气纵横的速度?

    赵福金看到赵佶神色冷漠地望着这一幕,暗忖在赵佶这等做惯了天子的心中,或许这些明教教众,都是大逆不道的叛贼,根本就不值得他有什么同情心。

    历朝历代,凡是涉及到反叛朝廷的,基本上都是罪无可赦的大罪,甚至还有株连九族的先例。

    就算原先的赵佶性情再怎么柔弱,但作为一名皇帝的常识还在,自然不可能会对反对自己统治的叛逆,报以怜悯。

    更何况,虽然《水浒传》世界,看起来只是过去短短时间,但赵佶被赵福金抛到异世界,却足足过去了数十年之久。

    在那些处处充满危险的异世界中,赵佶需要凭借手中的刀剑,奋力拼搏厮杀,才能够保全性命。

    他的心,早就在异世界拼命厮杀之时,变成了铁石心肠。

    他的血,早就在异世界苦苦挣扎之时,化作了彻底冷却。

    明教一向来都是造反者的形象,从前唐开始,陈硕真率领明教教众,起事对抗唐高宗。

    最终虽然被唐朝朝廷镇压,但潜伏下来的明教,依然没有更改其造反的初衷。

    在方腊成为新任的明教教主以后,雄才大略,四处扩张,大肆招收野心勃勃的豪杰。

    准备趁着朱勔在江南一带,收刮花石纲,引得所有人都怨声载道,一举起事对抗朝廷。

    在击败东南的朝廷军队之后,更是自号圣公,建元“永乐”,明显是位早有预谋的反贼。

    在方腊的率领下,刚开始的时候明教教众攻城夺池,很快就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威震东南。

    赵佶脸沉如水,心头如流水般缓缓淌过,在异世界中获得的记忆中,有关于明教方腊起事的详细资料。

    明(摩尼)教在东南一带潜伏已久,从前唐陈硕真开始,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

    如此长时间的潜伏,在东南各地的范围内,明(摩尼)教暗中的影响力之大,可想而知。

    按照史书的记载,方腊在睦州起事后,其余婺州,衢州,处州,台州,越州各地的明(摩尼)教皆纷纷响应他这位明教教主的号令,在自己教区率领教众攻打州县。

    因为明教教众的声势浩大,湖,常,秀等州,遭受朱勔收刮的农民,也“结集徒众”,加入到方腊的队伍。

    虽然在历史上,身为大宋天子的赵佶反应及时,一边撤销了朱勔父子兄弟的官职,一边派童贯任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

    童贯,谭稹两人率领京畿的禁军和陕西六路蕃,汉兵十五万,分兵两路南下。

    前后只用了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重新收复各州县,最终俘虏了方腊等明教头目。

    虽然方腊被成功镇压,但明教起事事出突然,可谓是整个大宋朝,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因为这一场战乱,给两浙路人口带来了重大损失,宋朝的经济命脉被切断,富庶的江浙一带千疮百孔。

    而本就被冗兵拖累的大宋国库,更是雪上加霜,为五年后的靖康之乱埋下了伏笔。

    赵佶想到“靖康之乱”时,饶是他已经在异世界的搏杀中,练就了千锤百炼的强大心性。

    也不由地老脸一红。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代表,更是留下了“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的判词。

    偌大的大宋朝,若非他赵佶和儿子,宋钦宗赵桓的荒唐行为,又岂能被金国轻易攻入东京汴梁城?

    而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父子两人,则被金兵押送北上,死在异国他乡的五国城呢?

    后来岳飞率领岳家军北伐,又遭遇到他另外一个儿子,宋高宗赵构的背刺,让每一个读史者都扼腕叹息不已。

    赵佶父子三人,由此都成为口诛笔伐的唾弃对象。

    赵佶再次回想起来,在那几个世界中,听到别人对于自己的谈论,似是又听到了那些人的嗤笑声。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情绪激荡之下,赵佶根本就没有控制住体内激荡的法力,顿时引发了虚空中的异象。

    赵佶这一口气如同巨鲸吸水,一下子就吸空了周围虚空的空气,使得身旁出现了人工制造的真空。

    幸好这时候他的身旁,并没有其他人的存在,因此并没有人因为无法呼吸,导致了窒息而亡。

    当赵佶重重吐出吸入的长气后,虚空中便如同有一个巨雷轰然炸响,震地帮源洞前的众人头昏脑涨。
最新网址:wap.ibiquxs.inf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