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逼宫(下)(2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道该说些什么。

    最终,只是面对着朱祁钰拱了拱手,告退下去。

    唯有两个人留了下来,一个是丰城侯李贤,另一个便是于谦……

    待得人走的差不多了,李贤方才上前,道。

    “殿下,京营已经备好,静待于尚书前往接手,然而三大营统领尚且空缺,伏惟殿下虑之。”

    话音落下,李贤便感觉到于谦一道冷冷的目光扫了过来。

    心里暗自抹了把冷汗,他也不知道,郕王为什么同样要把于谦留下来,这种事情,有外人在怎么好说……

    但是既然是朱祁钰的意思,他也不好违背。

    说起来,今天他的表现的确不够到位,此刻只能努力找补,只希望这位郕王殿下,不要因此而对勋戚产生什么恶感才好。

    朱祁钰倒是淡定,坐下抿了口茶,道。

    “明日结束后,你递个名单上来,与兵部商议过后,再递给本王。”

    李贤忙点头称是,随后便在朱祁钰的眼神下,告退离开。

    于是大殿当中,便只剩下了朱祁钰和于谦两个人。

    过了良久,于谦道。

    “殿下,为何要这么做?”

    声音中带着一丝困惑,也带着一丝挣扎。

    朱祁钰心中叹了口气。

    他太清楚于谦的性格了,这个人,无比冷静,但是他也会痛苦,也会挣扎。

    理智告诉于谦,他此刻应该坚定的站在郕王这一边,这是对大明江山最有利的。

    但是他这么多年,所读的圣人之理,礼法大义,又束缚着他,让他倍感痛苦。

    朱祁钰起身,走到他的面前,开口道。

    “今日之事,确是本王谋划,无论你如何作想,但本王,是为了大明!”

    说罢,朱祁钰转过身,负手而立。

    于谦站在原地,愣了半晌,方才艰难的开口道。

    “臣……明白了,臣会尽力守住京师,亦会尽力迎回天子,愿殿下一心为国,弘济艰难,以慰天下。”

    说罢,于谦拱了拱手,失魂落魄的离开了集义殿。

    朱祁钰转过身,望着于谦离开的身影,神情复杂,低声喃喃道。

    “希望……你是真的明白了吧……”

    ……

    重活一世,朱祁钰自认他能看得懂于谦,但是他却知道,于谦看不懂他。

    今日于谦的一番举动,既在朱祁钰的意料之中,也在他的意料之外。

    本来,他是希望借助勋戚的力量,让孙太后答应立他为新君,即便是当场不能答应,但是朝廷物议在前,孙太后就算坚持也坚持不了多久。

    他意料之外的,是于谦的惊人之语。

    以于谦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他说出那番话,会意味着什么,那是赌上了他的前程和名誉。

    即便是成功了,以臣子之身,妄议皇位传承,于谦也必然会被士林上下非议不已。

    但是他还是做了!

    李贤是朱祁钰安排的,但是于谦不是。

    有了前世的经验,朱祁钰早就知道于谦不会反对,但是他会站出来说那番话,是朱祁钰没有料到的。

    但是也只是当时不明白,待事情结束,朱祁钰便想通了。

    国赖长君,这本就是于谦心中早就有的想法。

    当时的局面,实则是僵在那里,需要有人出来推一把,所以于谦便站了出来。

    除此之外,只怕还有几分惺惺相惜之意。

    毕竟有前世的经验在,这些日子下来,朱祁钰和于谦讨论国政,研究朝务,很多想法不谋而合。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于谦当时,多少也怀着几分替他冲锋陷阵的意味。

    但是朱祁钰能看得懂于谦,他却未必看得懂朱祁钰。

    要知道,当时的场面,朱祁钰最好的办法,其实是缄默不言。

    他之所以站出来,是为了保于谦,也不是为了保于谦!

    重活一世,朱祁钰反思了很多,其中就包括,自己当年为什么会失败。

    除了没有孩子这个硬伤,难不成就没有其他的了吗?

    答案自然是有!

    若非有南宫复辟这一桩事情,哪怕他最终没有儿子,依旧是朱见深继位,他至少也不会落得个连皇陵都入不得。

    他失败的最大原因,用乡间的俚语来说,就是既想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他本非正统,得到皇位的程序,也并不是那么正当,这就导致了,他拼命想要证明自己的正统,生怕天下人对他有什么非议。

    既不愿意将皇位还回去,又想要合乎礼法,得到群臣和天下人的认可。

    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

    鱼和熊掌都想要的结果,往往是鸡飞蛋打,啥也不剩。

    所以这一次,打从一开始,朱祁钰就没想当个天下人心中的明君,贤君。

    如他那天在景阳宫对吴氏所说的一样,知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