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二章:大明贤王(2 / 2)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来,襄王只是被他们推出来的而已,真正对这件事情有意见的,可不止那么一个两个。

    心中大概有了数,朱祁钰也不点透,只点了点头,道。

    “不错,朕听说民间的乡绅,功成名就之后都会开办族学,资助族中子弟读书,于是朕和礼部的胡尚书商议之后,便打算开办宗学,供宗室子弟入读,研习经义,读书明理,详细的规程,过了年节,就会送到十王府,王叔到时可以详看。”

    这个理由,听得襄王是哭笑不得。

    转头一看其他几个亲王,也是同样的表情。

    是,民间的乡绅开办族学是好事,可人家是为了考科举啊!

    所谓寒窗苦读数十年,一朝闻名天下知。

    民间科考,一读书就是十几年,花费的钱粮甚多,所以族学才会被视为是为宗族做贡献。

    可是宗室们……

    略一沉吟,襄王道。

    “陛下爱重宗室之心,我等自当体念,但是各宗室亲王,封地距离京师遥远,来回跋涉艰难,况吾等府中亦有私塾,何敢劳动朝廷靡费钱粮开办宗学?还请陛下准我等在封地就近延请先生,教导子嗣便可。”

    对于这个理由,朱祁钰显然并不会买账,他摆了摆手,直接便道。

    “各家王府延请的塾师,无非是民间士子,宗学之师却皆为翰林清流,士林华选,二者岂可相提并论?”

    “历来求学之路,皆是艰苦,为求一良师,民间举家舍业亦在所不惜,王叔何以因区区路途,而耽误子孙前途?”

    眼瞧着天子说的冠冕堂皇,襄王忍不住暗自撇了撇嘴,还子孙前途?

    安安分分的在封地待着,年龄够了自然就有赐封。

    可要真是入了宗学,考核不合格还要被延迟赐封,才是耽误前途好吗?

    不过想是这么想,话是不能这么说的。

    至少在大明来说,读书明理,研习经义是正途,是好事。

    总不能说我们不想读书,就想混吃等死。

    真要是敢这么说,信不信天子拿出大圭,代表祖考抽死你这个不肖子孙。

    襄王被说了一番,脸色有些不大好看,但是他也不好继续跟天子争辩,略一思忖,便退了下去。

    不过,这次他们的质问,显然襄王只是个领头的,他刚一回去,一旁的伊王朱颙炔便起身道。

    “陛下,宗学设立固然是好事,但是王爵袭封,历来讲究血脉纯正,长幼有序,宗学考核又是为何?”

    “臣在封地见多了族学,可还没见过有族学是强制族中子弟必须进学,也没见过若不进学,就不准继承家业的?还请陛下为臣解惑!”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