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一章:触及到了核心(2 / 2)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章

了起来。

    逻辑线上来说,已经非常清楚了。

    当然,在萧维祯的这份供词当中,将泄露军报一事,完全归在许彬的头上,并且说自己和张軏,十分反对许彬以割城为条件诱杀喜宁。

    这两处地方,显得十分可疑,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但是这只涉及罪轻和罪重的区别,大略的事件情况,应该是没有错的。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看完了卢忠递过来的所有证词,大理寺卿杜宁默默的将整件事情在脑子当中过了一遍,开口问道。

    “如此看来,使团被抓罪有应得,但是,卢指挥使还没有回答本官的另一个问题。”

    “既然喜宁和使团众人都已在宣府被抓,那么便不存在走漏消息会有人逃脱的情况。

    “且从这几份证词上来看,被抓不久,喜宁和萧维祯就分别已经招认,后续不过是陆陆续续补充了些许细节而已。”

    “案情早已经明了,为何锦衣卫迟迟不肯公开?”

    在案上摆着的证词和案卷,在场的几位法司官员都已经一一看过,换句话说,没有其他的证词了。

    于是,所有人都望向了卢忠。

    然而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却不急不缓的先是拱了拱手,接着,从自己宽大的袖袍当中,又拿出了一份供词,道。

    “杜寺卿说得对,本来,案件审到这个程度,早该对朝廷公开,但是就在老夫打算在第二日将一切写成奏本,送到通政司之时,手下校尉送来了许彬的证词。”

    “在这份证词当中,许彬的说法,和萧维祯大相径庭,且牵涉到了另一位关键人物,正因于此,本指挥使不得不将已经写好的奏本焚毁,连夜进宫面见陛下,同时封锁了一切消息。”

    杜宁和陈镒,金濂二人对视一眼。

    他们皆有所预感,这件事情绝不简单,廷鞠到了现在,已经到了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部分。

    而答案,只怕就在卢忠手中这份最后的证词当中。

    深吸了一口气,杜宁问道:“敢问指挥使大人,是何人有这样的身份,能令此案拖延至今?”

    这回,卢忠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将证词递到了三人的手上,与此同时,上首的天子平静的开口,道。

    “朕来说吧,许彬证词当中牵涉到的这位关键人物,是……太上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