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百七十七章:于谦的奏疏(2 / 3)  皇兄何故造反?首页

护眼 关灯     字体:

上一页目录 纯阅读 下一页

军屯时,也借便宜之权,罢免了一些地方的庸弱官员,所以,如今地方的诸多官员,倒是不大敢跟宗室同流合污,大部分被清丈回的军屯,现在还在地方衙门手中。」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宗室,暗中收买了一些官员,打算参劾于少保,还有一些宗室,扇动百姓对抗衙门,按照如今的状况来看的话,于少保想要在年前完成军屯整饬,恐怕……」

    和上次一样,这次于谦出京,身边依旧有锦衣卫跟着。

    只不过,上次是暗卫,这一次,朱祁玉则是直接遣了五百锦衣卫,随身保护。

    因此,对于整饬军屯的大致状况,锦衣卫也会不定时的回报。

    当然,涉及宗室,卢忠还是比较谨慎的,只说了大面的状况,但是具体的也只能含湖其辞。

    不过,朱祁玉也并不在意,整饬军屯的难度,他早就有所预料,毕竟,从古至今,改革就没有简单的。

    于谦此次出京,矛头对准的是宗室,所以,他诸多的手段,其实针对的也是宗室。

    但是,诸王毕竟在地方上根深蒂固,哪怕于谦有通天之能,在不动摇诸王地位的情况下,也难以根治问题。

    所以,他能做的,实际上只是尽量的收回被侵占的军屯,但是,想要全部收回,困难的很。

    这一点,之前朱祁玉跟于谦也谈起过,正常情况下来说,这次整饬军屯,边军的力度最强,大约可以收回八成左右,山西,陕西等处,如果杜宁和成敬办事得力的话,大约能收回七成左右,至于内地的诸王,最后能拿回来的,有五成就不错了。

    当然,朱祁玉只对于谦说的是,尽力而为,但是,如今看来,这帮宗室,果然还是不肯乖乖的将嘴里的肉吐出来。

    沉吟片刻,朱祁玉侧过身子,对一旁的怀恩道。

    「去传一道旨意,召岷王叔祖进宫,另外,把王诚和宋文毅一并叫过来。」

    「是。」

    怀恩领了旨意,便匆匆离开了,与此同时,朱祁玉也挥手让卢忠退下,待得殿中静默片刻后,朱祁玉的神色复杂,最终,轻轻叹了口气。

    没过多久,怀恩折返回来,见他匆匆而来,朱祁玉不由有些意外,从宫里到岷王

    府,不该这么快啊……

    果不其然,怀恩走到御桉前头,拱手一礼,道。

    「皇爷,奴婢刚刚奉命,去召岷王爷进宫,没想到刚出宫门,就见到了首辅大人和俞次辅,他们说有急事禀报皇爷,奴婢不敢耽搁,所以另外打发了人去寻岷王爷,自己赶紧过来禀报。」

    闻听此言,朱祁玉皱了皱眉,问道。

    「可有说是什么事吗?」

    怀恩的性子稳重,如果不是急事,他不至于搁下传命的差事,亲自返回来。

    「这……」

    果不其然,听得朱祁玉发问,怀恩踌躇片刻,方才低声道。

    「据说,是于少保递了奏疏上来,奴婢多嘴问了一句,好像是和边事有关……」

    边事?

    朱祁玉眸光一闪,脸色微沉。

    他大约能够猜到,王翱和俞士悦此来是要做什么了。

    寻常时候,若非是特别重大的政务,不至于让他们首辅次辅两个人联袂而来。

    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必然会挨骂的情况!

    上一回朝议之上,因着鞑靼各部有南侵之意,朱祁玉想要继续增兵宣府,但是,却受到了朝臣们的阻拦。

    现如今,边境的谈判陷入了僵局当中,喀喇沁部和翁里郭特部的联军,驻扎在宣府城外,不进也不退。

    朝中这段时间,围绕着要不要继续增兵,吵翻了天,当然,大多数的意见,都是主张以和为贵,能不打就不打。

    至于主战的,以吏部尚书王文为首,基本上都是朱祁玉的人,所以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天子心中,应该是想打的。

    这段时间,兵部一直在往京师当中运送军械,户部也在缩减各衙门的开支,就是明证。

    当然,这都是朱祁玉制造出来的假象,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朝廷上很多知道内情的重臣,也都态度谨慎。

    不过,对于普通的朝臣们来说,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

    如果不能打消天子要开战的念头,其实就阻止不了开战。

    毕竟,最终的决定权握着天子手中。

    如今户部不肯出头,兵部无人坐镇,勋贵又态度暧昧,对于天子来说,是有利的。

    朝中只要一日没有定论,那么,天子就可以毫无顾忌的暗戳戳准备着。

    等到万事俱备之时,天子一声令下,那么,一切就真的都晚了。

    所以,必定要想个办法,让天子改变主意。

    上次朝议的时候,天子最终偃旗息鼓,最大的原因,就是胡濙提出要召回于谦。

    如今朝廷上下对此事僵持不下,自然也就有人想起了于谦。

    其实,事情闹得这么大,就算没人告诉于谦,这个消息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目录 下一页